1)第208章 《唐人秘传故事》_重生乡村文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小波的大名很多人应该都听说过。

  后世的何平是他的书迷,说回到这个时代,给心目中想见的作家排个名次的话,王小波应该会在前三名之内。

  如果何平没有记错的话,王小波是生于北京,长大后先是插队当了知青,然后当过民办教师、工人。1978年考到中国人民大学,1980年和李银河结婚,同年发表处|女作《地久天长》。1984年赴阿美利加留学,2年后获得硕士学位,于1988年回国。

  回国后先后在京城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任教。1992年辞职成为自由撰稿人,1997年于京城病逝,享年45岁。

  何平没想到今天会以这样的方式跟一代人的文学偶像见面。

  这个年代的王小波在国内文坛只能算是小有名气,真正让他名声大噪还要等到九十年代的《黄金时代》面世,王小波一书成名,成为九十年代人尽皆知的文学偶像。

  比较可惜的是,成名没几年就因病去世,让人遗憾。

  何平特意打量了一下王小波,这个时候的他跟何平后世在照片中看到的一样干瘦,脸色蜡黄。

  何平心想这个时候的王小波身体应该还算健康才对。

  跟王小波夫妇闲聊了一会儿,何平充分发挥了自己自来熟的精神,没用多长时间便赢得了王小波夫妇的信任和欢迎。

  “没想到今天能在京大遇见你们夫妻,见面就是缘分,我在东北那边弄了个作家村,你们有空的话可一定要去体验体验。”

  平县作家村运营将近一年时间,在国内文坛已经闯出了名号。王小波虽然刚回国不久,但也知道这件事。

  何平的热情邀约让他和李银河有些意外,双方今天只是刚认识就邀请他们去作家村做客,这位“何老师”还真是热情。

  “最近刚回国,学校和家里的事都比较多。以后有机会的话,我们一定去你那里体验体验。”王小波婉拒道。

  “那可说好了。我们作家村每个季度都会举办活动,到时候我提前通知你们,如果有时间的话就过来。”

  何平的热情让人有些吃不消的同时,也很让人受用,王小波笑道:“一定一定。”

  到了中午,何平邀请他们夫妇到食堂去吃饭。

  京大三剑客和林言之见到王小波夫妇有些意外,他们才刚跟何老师分开了这么一会儿功夫,他居然又交上了朋友。

  这大概就是社交牛逼症吧!

  相近的教育背景、相近的职业背景,让众人一见面话匣子就没停下来,直到吃完饭话题还在继续。

  何平提议找一个地方继续聊,王小波夫妇顺势邀请众人到他们的宿舍去。

  王小波夫妇的宿舍是京大分配给青年教师的,二十多平的房间夫妻两人住勉强够用,但是几个大男人往里一站就显得有些逼仄了。

  李银河给大家烧热水沏茶,众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