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5章 夜话_重生乡村文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怎么说呢!”查海生在心里想着措辞,好一会儿之后决定说点实际的。

  “大伯,我前两天启程的时候,韩屯今年的分红大会刚刚结束。今年他们的分红数是每户十二万多,这还只是他们村里企业今天创造效益的三分之一不到。”

  “十二万多?每户?就光今年的?”大伯惊讶到连续问了三个问题。

  查海生颔首道:“对。”

  周围几人,包括查海生父母在内也全部被这个数字震慑住了。

  六叔张口结舌道:“十……十二万多?咋挣……出来的?”

  历来沉默寡言的父亲也开口问道:“那韩屯家家都分这么多?”

  查海生想了想,回道:“那也不是。”

  六叔这才拍了一把胸脯:“吓死我了,我就说不可能家家都分那么多,应该就是几家吧,是不?海生。”

  查海生对六叔笑了笑,说道:“我不是这个意思。他们还有在企业占股多的,分的更多,像我那位前辈作家朋友,他是村里的带头人,股份也多,今年分了九百多万。”

  所以人仿佛看精神病一样的看着查海生,大伯不可置信的问道:“海生,你不是骗大伙的吧?你的意思是说,一户分十二万多实际上还算少的?”

  “也不能这么说,事实上是除了两位占股比较多的股东之外,其他村民们的分红是比较平均的,都是这个数。”

  查海生一波三折的介绍,让众人的心情仿佛在坐过山车。

  众人沉默良久,都不知道怎么开口,实在是他口中说出来的数字,距离大家的生活太过遥远。

  还是大伯率先开口:“海生,报纸上说韩屯是搞养鸡养猪发展起来的,你觉得我们村子要是搞养殖能行不?”

  查海生有些意外,他想了想说道:“大伯,搞养殖当然行。不过这东西就跟种庄稼一样,有人种的好,有人种的孬。据我所知,韩屯靠养殖发展起来之后,平县不少村镇都模仿他们走这条路,可真正能活下来的没有几家。”

  大伯了然的点点头。

  沉默片刻,最年轻的六叔见气氛有些尴尬,用轻松的语气问道:“海生毕业也好几年了,现在又是作家,交朋友了没有?”

  说起这个话题,查海生有些腼腆,但还是如实相告:“交了个女朋友。”

  听到这里,本来还沉浸在关于韩屯的震撼消息中的父母立刻来了精神。

  母亲急切的追问道:“什么时候谈的呀?那姑娘是哪里人?做什么工作的?家里父母是做什么的?”

  查海生苦笑道:“妈,你这让我怎么回答,你慢点说,不着急。”

  “你这孩子,刚才回家跟你说了那么长时间的话也没说。”母亲埋怨道。

  “刚才不是还没聊到这个话题嘛!”

  “那你现在说。”

  查海生无奈的看了母亲一眼,一说到自己的终身大事,她就跟打了鸡血一样。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