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4章 演员们_重生乡村文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87版《红楼梦》可以说是集|合了当时国内文艺界、学术界最强大的阵容,诸多主创费劲心血,国家电视台和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斥巨资花费数年时间精心打造的一部鸿篇巨制。

  看看这部电视剧顾问团的名字,王昆仑、王朝闻、沈从文、林辰夫、阮若琳、启功、吴世昌、吴冷西、周扬、周汝昌、杨乃济、曹禺、戴临风、朱家溍、吴祖光……

  哪一个拿出来不是大名鼎鼎?

  这部电视剧开创了中国电视剧史上的一个奇迹,可以说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在它以前、在它以后,不会有任何一部电视剧会再有这样的待遇。

  可就是这样一部无论从立意到拍摄都无可指摘的作品,在播出之初却饱受国内知识分子阶层观众的诟病。

  很多人都有一种错觉,那就是87版《红楼梦》是一代经典,广受欢迎。

  这一点说的没错,但绝对不是播出当年的口碑。

  87版电视剧在当年播出的时候,有一段时间口碑非常之差,报纸上诸多对这部电视剧的负面评论。

  而形成当年最致命的口碑崩塌的原因,便是电视剧后六集的改编。

  电视剧中的前30集对应的是曹雪芹写的前八十回,反正可以直接搬用曹雪芹写好了的情节,电视剧的某些缺点还没有暴露出来。

  但到了最后6集,对应的是《红楼梦》后四十回的故事,编剧采用的是高鹗版本的后四十回。但却在部分情节上出现了自相矛盾的地方,一方面打着还原脂评本原著的旗号,一方面又完全悖逆于脂评本尊钗抑黛的本来立场。一方面反对高鹗的后四十回,一边又偷偷借鉴高鹗续书的某些情节,导致电视剧前后剧集的自身逻辑都不能自洽。

  当然了,当年骂87版《红楼梦》的那些人,多是那时候的高级知识分子、文化精英,普通老百姓对这一版《红楼梦》的观感还是比较好的。

  究其原因,除了那些高级知识分子和文化精英,普罗大众哪里有时间把《红楼梦》研究的那么深刻,绝大多数观众们看的就是一个热闹。

  尤其是过了十年、二十年之后,观众们再去回头看当年的那版《红楼梦》,简直就是国产电视剧的良心之作。

  这种良心体现在这部电视剧的方方面面,从剧本、服化道、演员、拍摄、制作,所有参与其中的人无不兢兢业业,同时也是战战兢兢。

  这可是《红楼梦》啊!

  中国小说史上不可逾越的巅峰!

  从1984年9月10日在徽安省黄山正式开机,录下了第一组镜头,到1987年上半年完成拍摄,整个拍摄过程历时三年之久,剧组先后走遍全国10个省市的41个地区的219个景点,拍摄镜头近万个,总投资680万人民币,创下了中国电视史上无数的第一。

  何平心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