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7章 韩屯上报纸啦_重生乡村文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春节过后,记者来到辽省营城地区平县红旗公社的韩屯生产大队的韩卫国家中。韩卫国是前些年从前线上退下来的老兵,为祖国的边疆流过血,战争给他的身体留下了残疾,他只有一条腿。

  ‘我家的房子是去年新盖的,之前是土胚房,从我爷爷那辈住了好几十年了。’韩卫国对我们介绍,他接着讲起了韩屯这几年来发生的变化。

  ‘我从前线退下来之后就回到了韩屯,队里对我挺照顾的,平时有什么好事第一个想着我,过年过节的就到我家里帮忙、送东西。不过赶上咱们那段时间都不富裕,所以我家的日子也是过得紧紧巴巴的。说来不怕让记者同志你笑话,我这样的残疾人别说是条件差,就是条件好也不好找媳妇。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过,谁也没想过会有什么变化。直到后来我们生产队里来了个年轻人。

  我还记得我跟何平第一次见面是在大队仓库值夜班,那是队里照顾我们这些老弱病残的福利,当时他刚到队里,对农村的生活还不太适应,所以老队长为了照顾他就让他跟我一起值夜班。

  何平这人对谁都热情,有股自来熟的劲,我跟他也是这么熟识的。

  那时候他为了改善生活条件就孵小鸡到大集上卖,队里人还笑话他挺大的老爷们儿净干老娘们儿的事。没想到人家脑子活泛,没多久跟队里合办起了养鸡场。

  我还记得养鸡场刚开张的时候闹了黄皮子,咬死了几只半大鸡,何平难受的一天没吃下去饭。我们是队办企业,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只能靠自己。何平是个好样的,养鸡场在他的带领下,第一年就给我们韩屯每户人家分了上百块的分红。

  后来我们又在何平的带领下开办了养猪场,今年又开了饲料厂。去年年末,我们韩屯的队办企业给每家每户都分了至少一万八千多块钱,这些钱比我们辛辛苦苦干一辈子农活还要多得多。

  这些都是何平带领我们干出来的,没有他就没有我们韩屯的今天……’

  “行了行了!”老队长不耐烦的打断了正在念报纸的韩兆社,“净是些溜须拍马的嗑儿。”

  何平不用想也知道老队长这是吃醋了,卫国叔在记者面前光顾着夸自己,丝毫没提这老头,人家不乐意了。

  “兆社,别老读夸我的,念点说我们韩屯的。”

  韩兆社扫了几眼报纸,接着念。

  “韩卫国家的变迁,只是韩屯这几年来坚持走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道路的一个缩影。这个仅仅拥有3000亩农田的辽南生产大队,在省地两级政|府的政策指导下,从本大队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走发展集体经济、兴办队办企业的道路。用短短三年的时间,就实现了年产值上千万,上缴税收一百三十余万,全队每户平均年收入破万元的惊人发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