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2章 亲爱的何平叔叔(春节快乐)_重生乡村文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何平看着韩兆坤离开的背影,心里有些感慨,在队里社员们的评价体系里,韩兆坤是那种精明市侩的人,平时爱占小便宜,在韩屯这个朴素的集体里,他的评价是远不如那些踏实肯干的人的,但这种人恰恰是市场经济里最容易冒头的人。

  想想后世那些改革潮头的弄潮儿,哪一个身上没有韩兆坤的影子呢。

  时势造英雄啊!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古人诚不欺我。

  何平心想,回头还是跟老队长说一声吧,韩兆坤出去做生意倒没什么,但火车站那种地方,何平还真替他捏把汗,现在可不是后世,做点小生意大不了赔点本,现在小生意做不好是要蹲大牢的。

  何平顺道回了家,家里水缸没水了,他舀了一瓢水倒进压水井里,反复压水,没过几秒,地下水便被引了上来,何平接了几桶水把水缸灌满。

  又把之前水桶里晾好的水拎起来给花坛浇水,何平家的花坛是一字型横在院当中的,中间被道路拦腰截断。

  当时想的挺好,后面种花的时候才想起来一个问题,自己从来没养过花,无奈之下就问了问许海山,没想到他还真知道,别看人家是畜牧方面的专家,但园林植物方面也相当了解。

  经过许海山的推荐,何平选了长寿花和秋海棠两种好养、花期又长的花。

  浇完了花,何平洗了洗手,打算回养鸡场。

  这时院外响起了清脆的车铃声。

  “何平,在家没?”

  “在呢。”

  一听声音何平就知道是谁,用后世的话说,这是最熟悉的陌生人——邮递员阚立军。

  “正好你在家,省得我再跑。”

  “是出版社发的件吗?”何平有些纳闷,上一次不是加印了吗,他读者回信也回了,花了好几天的功夫,应该没啥事了。

  “是啊,给。”阚立军把信递给何平,何平现在已经算是阚立军的老熟人了,隔三差五就给他送点东西。

  “我说你现在可是出名了,地区日报一发,连我姑父他们这些石桥子的人都知道你的大名了。”

  石桥子HP县同属营城地区辖下,距离平县五六十公里。

  何平笑道:“你老兄就别取笑我了,都是虚名而已。”

  两人说笑了几句,阚立军离开。

  何平打开信,又是儿童文学出版社的加印通知和稿费单。

  看来这次的书还真写对了,何平看着稿费单上的数字想到。

  稿费单上写的很清楚,一版第三次印刷,本次印数五万册,印数稿酬还是跟之前一样——6%,一共799块5毛。

  还是出版香啊,细水长流,何平着实是没有想到《蟋蟀流浪记》会这么受欢迎,不知道以后会卖出去多少。

  又一笔稿费到账,何平想着可得领着毛春华出去好好玩一玩,之前《蟋蟀流浪记》第一笔稿费邮到的时候,何平想分给她一半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