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5章 蒙古联军_明末:带着复兴号崛起外东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乌兰城,处于白/城与大兴安岭西麓的中间地带,连接嫩江平原与草原的锁钥之地。

  此处历来为嫩科尔沁部右翼诸部游牧之地,在设立隋州府之后,为了打通通辽、白城到凉州的路线,关外军将嫩科尔沁右翼诸部逐出嫩江平原,逼迫起南迁,进入扎鲁特部游牧的草场之中。

  李源此时正在乌兰城以南三十多里处,此处有条小河名为蛟流河。

  蛟流河南岸就是李源设置的三道防线,蛟流河畔有个镇子名为牧马镇,此处原来科尔沁右翼一部落,此时成为李源的指挥所,指挥所中,李源正在与手下的诸多军师指挥使在商定对敌策略。

  这次他指挥隋州府的战斗,将要面对超过三十万的盟主诸部联军。

  虽然李源一点不畏惧,但是在战略和战术上都是要极为重视才可以。

  纪夫人已经明文向关外军各处发公告,此战决定关外百年兴衰,也关系到大家的未来。

  所以不光要打,还要打出价值来,每一处战场都要将主动权夺下,无论是对蒙古,亦或者是对大明,或者是对于倭国、李朝、建州这些小一些的势力。战役结束,即为关外军掌握关外局势之时。

  所以李源一直在想,用什么样的方式,尽可能的将蒙古诸部彻底的打残、打怕。

  让关外军能够通过此战,彻底收复辽东关外,而且还能够随时对蒙古诸部占据战略优势。

  他们经过这段时间的讨论,此时已经制定出了详细的计划,大批的军事物资也进入了白/城、通/辽、乌/兰,凉州那边也做好的了准备,对于喀尔喀进行压制,并且协同对于乌珠穆沁和嫩科尔沁右翼进行战略进攻。

  此时诸部的联军基本已经组建完毕了,十多万蒙古骑兵正在向李源所在的蛟流河推进。

  这一路由嫩科尔沁右翼的头领奥巴带领,势必要向关外军报复被赶出草场之仇。

  另外一路则是由内喀尔喀诸部与阿鲁科尔沁、兀良哈的翁牛特部、喀喇沁、土默特等诸部组成的联军,将近二十万人,从辽西大山中汇合,对通辽和双辽城一带发起进攻,此处几乎已经距离明廷的辽东关墙已经很近了。

  领头的则是察哈尔林丹汗的亲弟弟阿布纳,不过是个十五六岁的半大孩子。

  各部对于林丹汗都没什么尊敬,自然更加不会尊敬他这个半大孩子的弟弟。

  是以整个东路军从初冬就开始准备,直到来年的二月才不过堪堪集结,可见这个速度有多么的慢了。

  李源对于东路军并没有什么在意的,别看人数比这边的人数还要多一倍,但那不过就是一盘散沙。

  各部族存的心思就是打秋风,借着这个机会向关外的汉人和女贞人露一露爪牙。

  若是被击溃,立刻就会鸟兽而散,连收拢都收拢不起来,是以他真瞧不上。

  不过依然是派自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