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百九十八章 万历十五年_锦绣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光飞逝,岁月交替如梭,转眼间便是数年,如今已是大明万历十五年的春天了。

  在原来的历史中,这一年的大明王朝并未发生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但其影响却极其深远。几百年后,一代历史学者黄仁宇便以此年为书名,写就了一本纵论大明得失之总总的著作——《万历十五年》。

  而在此书的最后,黄先生更是言之凿凿,以为到得这一年后,曾经辉煌一时的大明王朝已彻底滑落深渊,哪怕之后也曾出现过机会,更有无数人为此抛洒热血与生命,但大明气数已尽,再难有回天之法。

  因为此时的大明,各种弊病都已深入骨髓,若将之比之一人,便算得上是病入膏肓,非药石所能救治了。而且,那些弊端所引发出来的诸多乱象也已渐渐显现,随着朝中君臣的一番错误的作法,情况越来越是严重,直至几十年后,两百多年的王朝彻底倾覆。

  但要是黄先生所看到的是如今的大明朝,就不敢下此定论了。虽然他所认定的弊病照样可见,但朝中气象却大不相同,而这一点,犹在军队这一点上显现得格外突出。

  在原来的历史上,大明军队因为承平日久,早已烂到了根子上,纵然还保留有几支足可一战的队伍,那也不过是杯水车薪罢了。而更可怕的是,那些有战斗力的军队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算不得朝廷兵马,更多的是边镇将领的私兵而已。

  或许当外敌入侵时,这些人马尚会为了自保而奋起反击,但若朝廷真想调动他们,却是千难万难。至于其他的卫所官兵,则不过是一群毫无战斗能力,只会被人当成廉价劳动力剥削的可怜人而已。

  但如今,各地军中的风气却已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因为数年前杨震在北疆的一连串行为,使得那些窃取兵权以权谋私的将领被斩杀殆尽,便是有所留存,也早已夹紧尾巴做人了,自然不敢再将朝廷的兵马视作自己的私产。

  而那场对蒙人的大胜,更是大大提振了边军的士气,朝廷之后又趁着奖励封赏功劳而将各路人马进行了重新的洗牌,如此,原来那种各有山头的小团体就几乎在边军中绝迹了。

  所以能如此顺利地把这一切做好,还是得多谢杨震之前所创下了威名。当朝廷需要在边军中做调动时,只消派出锦衣卫的人前往监督,那些将领就不敢反对,至于私底下的动作,就更逃不过锦衣卫人的耳目了。之前的那场追究和斩杀对边军将领的威胁实在太大,即便事情已过去多时,他们依然心有余悸,自然不敢和朝廷对着干了。

  在边军这边得到了改善之后,其他卫所军队也就有了可参照的目标。虽然目前看起来进度依然缓慢,这些连兵都算不上的队伍依然没多少战斗力,但在没有外敌侵扰的情况下,只要不断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