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九章_抗战之我的长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些东西还是比较可惜的,咱们没有全歼那只细菌部队,如果全歼了,咱们这又算是大功一件。”

  团长这边还是比较遗憾的,但是能取得这个战果已经是相当不容易了,面对的是精锐的日军,连续的战争经验已经让这支部队成长了起来。

  “团长,现在这只细菌部队走了,咱们也就不用再担心了。”

  “你倒是说的轻巧,日本人还有毒气弹啊!日本人用毒气弹的次数越来越多,咱们也没有有效的措施进行反制,要尽量想办法,战斗的时间缩短,速战速决。”

  毒气弹带来的危害,其实对于八路军来说是很严重的。国军的巩县第23化学兵工厂,其实有生产毒气弹的记录的,不过他们并没有用。因为怕日本人进行更大规模的报复行动,同时还要照顾所谓的日内瓦公约,生怕美国军援断供。

  其实在1936年,国民政府曾生产了1万颗毒气炸弹用于抗战备战,每颗毛重15000克。只不过国均配备的防毒措施太少,面对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日军,一旦使用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这些毒气弹,只有在解放战争的时候才有大规模的使用记录,不过战果不佳。并不是说国内没有能力生产,一方面是怕招致日军报复,另一方面是威力太小。

  当时能够生产的化学战剂有光气,双光气,芥子气以及路易氏气等毒剂,具有月产一百二十吨的能力。无法实施大规模的化学作战原因不仅是国际条约,也与国军战术素养低下,无力实施大规模的化学作战有关。

  “长时间的阵地战给了这些日本人机会,以后这样的机会不能再给他们了,要尽可能快的解决战斗。”

  现在遇到的毒气其实不过是催泪型的毒气,国军尚且做不到一人一个防毒面具,八路军自然更不可能了。后者的糜烂剂其实用的次数不多,需要当时的日本陆军大臣批准才能够使用糜烂剂。

  华北的日军只要是师团一级就可以有权使用毒气,而在太平洋战场上,日本人则是相当谨慎,需要参谋本部一级下令才能动用。说到底,还不是因为中国积贫积弱?如果有美国当时的工业能力,何必会怕他们使用毒气,又怎么会怕他们打进来呢?

  不过真正打算打化学战的是英国,在进攻日本本土的计划中,英国加班加点的改装了500多架轰炸机,还往远东运输了大量的化学武器。那时候日本已经挨了两颗原子弹,如果他们继续的硬挺下去,等待他们的将会是上百万吨化学毒剂的打击。

  “现在我们能做的并不多,想要尽快的解决战斗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唯一能做的就是给战士们配发一个口罩。”

  前提是有这么多棉纱可以用,如果没有那么多棉纱,口罩都做不出来。

  “咱们现在的物资很困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