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96章 笼络国士_明末妖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慧明刚回到督师衙门,王寅就跑来报告情况,“山西总兵周遇吉到了,在外等候求见。”

  刘慧明眉头一皱,才想起他刚到大同时曾发过一个公文,让山西文武都来大同开会,如今大半个月过去了,只有周遇吉一个人来了。

  “这事啊……”刘慧明尴尬地笑了笑,“我都忘了。”

  王寅刚伸了一半的的手顿时僵住了,他被调来这几天,已经充分见识到他的不靠谱了。

  刘慧明又问,“他带了多少人来?”

  王寅道,“只带了二三十个随从。”

  “行,你把他们的食宿安排一下,我明天一早就见他。”

  鉴于他在后世响当当的名声,刘慧明还是很礼遇他的,在王寅即将离开之时,又补充道,“你亲自设宴,让商老大和白松龄作陪,多带一些兄弟过去,先把酒喝好。”

  不过,让他意外的事,周遇吉当晚并没喝醉,第二天刘慧明见他神清气爽,根本不像喝醉了的人,心中不禁升起一股敬佩之色。

  “刘都督,久侯了!”

  他现在的官衔是太子太保,左都督,按品级来说比自己还高了一级。但是大明素有以文驭武的传统,刘慧明好歹也算是个文官,又是正印的兵部尚书,内阁大学士,当他的领导绰绰有余。

  两人北京和见过几面,一起吃过庆功宴,周遇吉得了一个玉碗,现在还供在祖庙里当传家宝呢。

  两人虽然见过面,却没有说过话,刘慧明当时只觉得此人沉默寡言,不善交际,他既不同于唐通的夸夸其谈,也不同于吴三桂把“勇冠三军、孝闻九边”写在脸上,他的忠勇是刻在骨子里的。后来他在兵部坐堂时,周遇吉虽也有公文来往,也只是秉着做事的态度,从未想过钻营之事。

  想起他后世的忠勇无双的表现,结合现在的表现,刘慧明对他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印象——这是一个国士,恐怕不好笼络。

  不好笼络不代表不能笼络,刘慧明决定先从树立自己的形象做起。

  “末将见过督师!”周遇吉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又道,“多谢阁部昨晚申请款待,末将听闻督师北逐鞑子,大胜而归,末将为督师贺。”

  刘慧明赶忙扶起他,笑呵呵地道,“侥幸得胜,不足挂齿,周都督真是折煞我也。”

  “在督师面前,末将万不敢称都督,就叫我遇吉就可,”周遇吉自谦道,“末将接到督师的军令便立即动身前来,不料偏头关告急,末将只得先去增援,因此来迟。”

  “嗯,无妨,无妨!世事无常啊!快坐,快坐!”刘慧明感叹了一声,“大明现在处处烽烟,你我都是大忙人啊。”

  在他的再三要求下,周遇吉终于在他对面坐了下来,问道,“不知督师传令末将来此有何军令下达。”

  刘慧明笑了笑,“也没什么,本来是想把大伙儿召集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