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49章 三百年之奇人_明末妖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六月二十五,吴昌时在大理寺受审,刘慧明和戴涛带着两个记者一起去旁听,为了兑现之前的诺言,他果真让陈沅换了男装,扮作书生前去观摩。

  一行人来到大理寺,新任大理寺少卿黄道周正在对属官们训话,“陛下重用大理寺,让我等依律审案,陛下每月仅有一次更改的机会,这是对大理寺最大的信任。你们要记住了,是依律审案,不是秉公审案,《大明律》是怎么规定的,我等就怎么判决,就算《大明律》有谬误或不足之处,我等也必须先按照《大明律》定罪,之后由本官上报凌大卿,由凌大卿上奏陛下酌情修改补遗,在没有修改前,仍然以现行《大明律》为定数,你们知否?”

  “能在历史上留名的大人物就是不一样啊”,刘慧明心里不由得再次感叹道,一席话把自己想说的都说了。

  刘慧明碰了碰陈沅,“咱进去吧。”

  陈沅抬脚正要进门,就听黄道周大声对刘慧明道,“哎呀,刘侍郎来旁听了,老夫有礼了。”

  刘慧明一怔,忙拱手行礼,道,“黄少卿早上好。”

  心里却想上次在乾清宫我好像没给你好脸色吧,你当时对我也是不屑一顾的,怎么今天突然转变态度了呢?

  是不是在憋什么坏水?

  不至于吧,他可是德高望重的大儒呢?

  难道真的是人性使然,那他可就是真正的君子了。

  联想到老黄头的结局,刘慧明宁愿相信是后者。

  明朝灭亡直呼,朱由崧在南京建立南明,心灰意冷的黄道周被召回朝廷担任吏部侍郎、礼部尚书,不仅“严肃冷峻,为人正直,不追随世俗”,还积极为朝廷献言献策,然而他的一番拳拳苦心犹如石沉大海,没溅起丝毫涟漪,他知道弘光皇帝不是中兴之主,便离开了朝堂。

  弘光朝廷灭亡之后,唐王朱聿键在福建登基称帝,改年号隆武,黄道周再次被启用为为首辅大学士,但他处处被郑芝龙排挤,君臣二人一事无成。

  为了摆脱郑氏集团的控制,黄道周便召集学生乡民组建军队北上抗清,这么一支没有训练,没有粮饷,没有援兵的三无之师自然不是清军的对手。老黄头连真正的八旗兵的面都没见到就被击败了,自己也被俘了,最终誓死不降被杀害了。

  纵观黄道周的前世今生,他无疑是一个真君子,刘慧明让他主管法律工作,他相信凭借他的学识和人品,只要不犯倔应该是能胜任的。

  黄道周扫了一眼刘慧明一行人,拱手道,“刘司马前日一言,让老夫茅塞顿开,从今日起,老夫不再空谈误国,老夫就好好地为国执法,还大明一个朗朗乾坤。”

  黄道周是个大嗓门,说话震得人脑袋疼,正因为如此,在法庭上说话才显得有威严,这也是刘慧明最欣赏的地方。

  不过,他现在说话的对象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