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46章 三百年之桎梏_明末妖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46章三百年之桎梏

  刘慧明喝了一杯酒,继续问倪元璐道,“汝公,你是户部尚书,我先问你几个问题,大明从立国到现在国土面积增加了吗?”

  不等倪元璐回答,赵光抃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愤然道,“瞎子都知道,大明的国土面积在减少。”

  倪元璐也道,“大明开国初期拥有辽东、河套、西域之地,现在都已经丢了。”

  此话一出口,众人都是眼神一暗。

  刘慧明接着问,“那我再问诸公,大明从开国至今,每一亩地产粮增加了多少?”

  这个问题就不是一般人能回答的了,还好倪元璐博学,他虽不能说出准确数字,但很快就给出了大致的答案,“以某故里上虞为例,明初一亩上田产谷两石左右,到了本朝,差不多能产三石。”

  傅山也道,“以傅某故里太原为例,太祖朝一亩地产麦一石六斗,现在不足一石。”

  唉,这可恶的小冰河气候,对北方的影响实在太大了。

  孟兆祥正要说话,刘慧明打断道,“我总结一下,其实大明这三百年来粮食产量并无多少增加,各位觉得对不?”

  孟兆祥道,“若是没有灾年和流民,本朝的粮食产量比国初增加了三成。”

  刘慧明呵呵笑道,“我刚才假设的每年亩产一分的增量,你们知道经过三百年的话,会增加多少吗?”

  众人摇头,表示不知道。

  刘慧明笑道,“我算了一下,假如每年增加一分的话,七十年就可以翻倍,三百年的话差不多可以增加二十倍。”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心道积少成多果然很有道理啊,脸上也有了欣羡之色。

  不过,刘慧明很快就打消了他们的想法,“但这是不可能的,不论种粮技术提升多块,三百年都不可能把粮食的亩产量提高二十倍。”

  笑话,就算是袁隆平爷爷,也不过把水稻的产量提高了两倍,就算从现在开始算,经过四百年的积累,稻米的产量也不过增加了五六倍而已。

  见众人又恢复了平静,刘慧明接着道,“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三百年来大明的人口增加了多少?”

  倪元璐首先道,“太祖初年,大明在籍人口七千八百万,到本朝初在籍人口八千万。”

  刘慧明立马反驳道,“汝公何其迂也,在籍人口怎能做得数?我们不妨以单独一个县来考量,大家不妨说说你们故里这些年增加了多少人口。”

  赵光抃道,“赵某故里九江府德化县三百年来风调雨顺,开国之初有人口十一万余,本朝初有人口三十余万,是国朝初年的三倍。”

  周凤翔终于放下了架子,也加入了讨论总,“周某故里山阴县,洪武朝有丁两万余,本朝有人十五万余,是国朝初年的六倍。”

  刘慧明看了看倪元璐,笑着说道,“大明有多少人瞒报了,汝公想必了然了吧。”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