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74章 属于王承恩的表演时间_明末妖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度为相,在朝廷呼风唤雨的周阁老就这么退出了朝堂。虽然表面上走得风流潇洒,但明眼人都知道这事没完,崇祯不会这么善罢甘休。而御史言官们又岂能善罢甘休?

  崇祯缓缓地道,“周爱卿尽心报国,始终不渝,功多罪少,赐路费银百两。”

  刘慧明见周延儒犯下如此大的罪行居然都还能安然而退,心里不禁感到一阵后怕,幸好前两天没有过多地提他的事,否则自己别说拯救明朝,可能现在早就尸骨无存了。

  崇祯看了看百官,缓缓地道,“着大学生士陈演暂代首辅之职。”

  大臣们一惊,首辅周延儒致仕,作为次辅的陈演自然而然地成为首辅,这是一直以来的规矩,可崇祯却来了个暂代首辅之职,不仅文武百官,连陈演本人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崇祯朝王承恩摆摆手,王承恩拿出一道明黄色的圣旨念起来,是准备八月举行会试的诏书,这事归礼部管,本没有什么奇怪的,但是圣旨后面的一句话“本次招录的士子不得担任言官和在三法司任职”却让百官莫名其妙。

  众臣攻还没吵吵完,王承恩的圣旨又来了,“着明年三月开恩科,录取一百名士子,专职大理寺、督察院和刑部。”

  “啊,三法司和其他衙门分开录取士子,真是闻所未闻”,百官莫名其妙。

  一个御史正要说话,王承恩又拿起一份圣旨抑扬顿挫地念起来,“制曰:内阁乃朝廷决策中枢朕每思及阁臣之尊荣……然朕有两京十五省却只有三名阁臣,从今往后,每省选出一名阁臣负责本省政务之上呈下达……”

  众人大吃一惊,大明可有两京十三省啊,如此以来内阁岂不是要有十几人了,内阁那么小,能坐下这多人?

  “凡国策皆由内阁审阅,八成以上赞成者,可直接颁行全国,不必御审。不足五成者,驳回。赞成者在五成至八成之间者朕御审。”

  百官一下就炸了锅,内阁一下扩充到十五人,加上首辅就是十六人,首辅持两票,总共又十七张票,获得八成以上投票的决策不必经过御审可直接颁发全国,内阁的权力也太大了吧。

  等等,皇上只御审那些争议很大的决策,那他不就是个裁决者了吗?

  好毒的计谋啊!

  但是臣工们根本没有时间反驳,崇祯又开始公布阁员的选择标准了,大体来说就是本省人,以前做过官,后来致仕的,也就是乡绅,大明有很多这样的乡绅。

  只是最后一条有些让人不舒服,阁员就是只是阁员,没有任何权利,且任期只有两年。

  臣工们的理解是陛下这一条计策有助于下情上达。

  王承恩又开始了他的表演,“且首辅乃朝中重臣,朕宜慎重选择,即日起,凡三品以上官员,均可报名参与竞聘,朕从中择一人为首辅,任期三年,此三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