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41章 女权_明末妖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啊,停,停停!”刘慧明急忙制止了何欢,“仙甫啊,你不会是个女子吧,连人家的家训都能背下来?”

  何欢呵呵一笑,“学生考科考的本经就是《礼记》,因此通读了所有礼记著作。”

  明朝的科举规定每个士子必须熟读五经,但在科考时必须专攻一经,这一经就是本经,何欢的本经竟然是《礼记》,难怪说得头头是道呢。

  见何欢还没过足瘾,刘慧明三人碰了一杯,道,“你继续!”

  何欢已经明白了刘慧明的用意,只是这种思路比较新颖,一下就勾起了他的谈兴,道,“其实女子修德到了宋朝就已完善了,宋以前女子再嫁并不难,朝廷虽倡导守节,却也不非议女子再嫁,汉武帝的平阳公主先嫁曹寿,寡居后,‘与左右议长安中列侯可为夫者’,女子竟可自己挑再婚夫婿,在现在简直不能想象。后汉蔡文姬先嫁卫仲道,又归南匈奴左贤王,再嫁董祀,当时也不以为怪。至于唐代公主再嫁之多,早已广为人知了。宋初对于妇女贞节的观念亦很宽泛,同前代也相差无几。”

  何欢喝了口酒,做冥思苦想状,随即一拍额头,道,“是了,我晓得了,是到了二程时代,对于贞节的观念才逐渐严格起来,《近思录》有载:

  或问:孀妇于理,似不可取,如何?

  伊川先生曰:然!凡取,以配身也,若取失节者以配身,是己失节也。

  又问:人或居孀贫穷无托者,可再嫁否?

  曰: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是说。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

  原来“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样混账的话是从这里传出来的啊,这个伊川先生不知道是陈颖还是陈灏,刘慧明真想把他从坟里刨出来鞭尸一顿。

  何欢像是打通了任督二脉,脸上现出兴奋之色,说起话来也一发不可收拾,“自此,‘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就成了一句传世名言。而朱子对女子修德的论述就更多了,对后世的影响也最大,全祖望称他的学问‘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矣。’”

  谢凤武吃饱了饭,问道,“‘存天理灭人欲’,是不是就是朱老夫子提出来的?”

  何欢点点头,“本朝十分倡导女子修德,特别是太祖所立贞节牌坊,极大地促进了女子修德的发展,大人可能还不知道吧,立了贞节牌坊全家人都可以免交赋税。”

  “我勒个去!”刘慧明实在无语了,这个社会真特么奇葩,宗室皇亲不缴税,读书人不用缴税,寡妇也不用缴税,难怪财政紧张的。

  “不过世宗以后朝纲废弛,民间女子修德反不如前朝也”,何欢道,“但出身大户的女子修德反而更强烈,不仅夫死要守节,未嫁夫死,也要尽节,偶为男子调戏亦要以死全节。”

  刘慧明听得毛骨悚然,想起秦海璐演的《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