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01章 火枪营再显威 二更_回到明末去当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自成的队伍与明军到底谁的战斗力强,如果非要分出一个高低来,除去战略战术因素,客观公平地说,对等条件下,李自成的人马整体战力逊色于明军。

  试想一个是农民军,一个是国家的正规军,不用比就已经显出优劣来了。一个是临时组建起来的,谈不上什么正规训练,揭竿而起,带有很强的情绪色彩,称他们为乌合之众不为过;另一个是大明朝的专政机器,二三百年了,经历了十几代帝王,不算打天下的太祖朱元璋,从当初的天子守国门,到现在的君王死社稷,大战小战经历过多少?从装备到兵将的素质,再到严格的训练,明眼人一看就能看出差别来。

  不过到了明末,这种情况有所改变。明军由于屯田制的积弊,积重难返,加上朝廷的重文轻武,军队素质一年不如一年,特别是到了崇祯末年,天灾人祸不断,内忧外患重重,军纪涣散,疏于训练,大明军队的整体素质下降很快,很多明军特别是地方军队也是乌合之众。

  抛开其他条件,论论力这时仅有明军的精锐部队能打败李自成的队伍,这里所说的精锐主要就是指孙承宗、袁崇焕、洪承畴等人领导的队伍,包括卢像升、孙传庭、贺人龙、左良玉、黄德功、左光先等部的人马,李自成的队伍如果遇到他们根本就不是对手,或者说双方的战力不是一个档次,这也是李自成前期胜少败多的原因。

  史书上说他们转战几省,看似辉煌壮观,其实是被官军围堵追杀得狼狈不堪的另一种说法,说白了就是被官兵追着跑了几个省。

  后来大明的这些精锐散尽了,大部分葬身关外的鞑子之手,也有一部分是崇祯自废武功,也就是到了崇祯在位的后两年,大明的精锐基本上是荡然无存,这时李自成的人马才驰骋疆场,加上人心所向,无人能敌,大明朝迅速土崩瓦解。

  至于其他的军队,论战力当然不是李自成军队的对手。

  眼前李岩这十万大军都是李自成的精锐,马士英的凤阳军和袁枢的河南兵就是一对一也不是对手,更别说是三万多对十万了,这也是三万多明军冲上去没坚持多久就败阵的主要原因。

  对此史可法和马士英早有预见,他们主要是从战术上看出来了。而林毅波澜不惊,不是他没看出来,而是他眼前需要此败。

  此战林毅吃定了李岩的这支人马,他有意让李岩先捡个便宜,让他们先胜后败,只有这样才能败得彻底,败得不拖泥带水,周口店的伏兵才能用得上,换句话说,这是林毅的诱敌之计。让他们先尝得甜头,思想上放极警惕,然后再收拾他们。这是林毅的打算,当然他的目的还不止于此。

  另外还有一点,这一仗意义十分重大,必须得让史可法和马士英之流心服口服,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