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5章 牧马杀戮 一更_回到明末去当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曾经亲自督师剿贼,战绩不菲。他这几句话,崇祯皇帝眼前一亮。关宁军他是知道的,但是由于袁崇焕之事,能不能够把他们调来,就是两回事儿了。

  此时他想到了一个人,就是四川石柱的秦良玉。此人虽是女流,但是精通兵书战策,武艺超群。对大明朝忠心耿耿,更有她的兄弟和儿子勇冠三军,早在天启元年和崇祯三年,秦良玉率领白杆兵,千里奔袭解沈阳之围,京师勤王,战功赫赫,令鞑子闻风丧胆。

  “朕怎么把忠贞侯给忘了,立即传朕的旨意,令秦老太君火速率兵勤王。”

  崇祯皇帝现在真有点害怕了,鞑子们如果真的大举攻城,城破之日,国将不国,到那时还和谈个屁。

  此前曾经有朝臣多次劝他,放弃燕京,迁都南京,崇祯皇帝断然回绝。天子守国门,成祖北迁,作为永乐的子孙,崇祯皇帝,不能让自己太丢人。另外这几年鞑子虽然频繁入侵,但每次都是来来去去,对大明并没有致命的威胁。

  倘若他们大举攻城,眼前有十几万明军将士坚守城池,有红衣大炮,有险城,他相信能够支撑一段时间。

  忠贞侯秦良玉远在四川,虽然是远水不解近渴,但现在也只有死马当活马医了,只要能挺到忠贞侯的白杆兵一来,或者是辽东的宁远军一到,他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幸亏现在鞑子没有困城,崇祯皇帝连夜拟了一道旨意,派太监卢九德为天使官,连夜出城赶往四川。

  崇祯皇帝又给辽东的兵马总监军高起潜下了一道旨意,锦州总兵祖大寿,宁远总兵吴襄,新任的山海关总兵吴三桂,让他们立即派兵赶赴京师勤王。

  崇祯皇帝这两道旨意一下,以杨嗣昌为首的主和派,心里就害怕了。这表明他的主子又开始燃起了战意,如果要拿他们开刀祭旗,那不就糟糕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但是这主子变的也太快了吧,一会儿主战一会儿主和,让我们这些人如何伺候?杨嗣昌等人想想这些,觉得脖子后面直冒凉风。

  上午巳时过后,崇祯皇帝带着杨嗣昌等人,又登上了城头。因为皇太极昨天说了,大明皇上今天要再不答应他的条件,他就要在城下牧马杀戮,当日子过。

  鞑子在他的眼皮底下如此嚣张,这无疑是崇祯皇帝的耻辱,是文武百官的耻辱,是整个大明朝的耻辱。崇祯不想上城头,但又忍不住不上。

  依然是东门城头。崇祯皇帝率领着文武百官,手扶垛口,往城下观看。

  九月的天气,秋高气爽,天气格外晴朗,蔚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站在城头四外一揽无余,崇祯皇帝的眼睛非常好使,只要没有障碍物,十几里以内的情况他都能看见。

  护城河外,鞑子们已经撤出了一大片空地。他们来去自由,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