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82章 黄龙双星_村里村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济活力。县里已经把黄龙港的股权,当成了一项引资的途径。站在县里的高度来说,他们这么做是没错的,只是站在咱们企业的角度来说,是不利的!”

  听到这个解释之后,高原这才不情愿地放下了电话。孙涛江继续说:“经济变革的列车已经开动了,这个时候让刘建设放弃或暂缓,你觉得可能吗?他把摊子扯得这么大,搞得人尽皆知,咱们去跟他谈放弃,你让他怎么下得去台阶?他的脸往哪儿放?”

  高原憋着气,许久才涨红着脸说:“如果这背后,真的是有人布局的话,那这个人也太厉害了!他竟然能一针见血,直抓县里与民营企业存在的分歧,并借助权力优势,压得咱们本土企业喘不过气来,这种人我很少碰到,很可怕!”

  “但愿这种人不存在,但愿只是咱们爷俩的胡乱猜测。但很多事情,未雨绸缪没有坏处,咱们不得不防啊!”孙涛江深吸了一口气,片刻后又问:“对了,高王工业目前面临的处境也十分尴尬,你打算怎么办?”

  高原毫不保留,直接把自己的计划,跟孙叔叔详细解释了一遍。孙涛江听后,双眼竟然泛着光欣赏道:“你小子精啊!这些天我还一直在为你担心,生怕你给县里当了冤大头!没想到你这一招回马枪,转得漂亮啊!那刘建设是个什么态度?”

  高原增加贷款上限的计划,把孙涛江都给晃了一下了!果然是硬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你逼着高原贷三亿,人家反过头要贷30亿。行就行,不行只能证明你县里没本事,不舍得割肉。又想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饱,天底下哪有这个道理?

  如果这个条件不满足高原,那高原就有同等的理由,拒绝参与县里的厂区扩建计划。这小子真是神来之笔,有的时候胆子再大一些,兴许就能创造奇迹!

  高原就尽量谦虚地笑说:“刘建设当时也懵了,走得时候稀里糊涂、晕头转向。估计现在正搁县里磨嘴皮子,商讨我这个贷款批不批呢吧?!反正县里批,我就搞‘工程塑料’项目;不批,他们也不好意思再给我施压。反正球踢给他们了,我进退都有路,一点儿也不愁。”

  “那你这个‘特种工程塑料’项目,具体要投入多少?”孙涛江瞬间来了兴致,脑海里的思路也被高原启发了不少。

  “我三哥大体帮我估算了一下,仅‘印刷电路板’这一项的厂区投入,就高达10亿。主要是设备贵,几乎全部依赖进口。至于后续其它项目的投入,我暂时还没有考虑太多。总之先把‘印刷电路板’这一项业务做起来,等市场稳定了之后,再投入其它产业也不迟。”

  孙涛江点着头,镜片下泛着金光,高原的这一招,似乎给他带来了某种启发,于是孙涛江忙不迭道:“侄子,我有这样一个想法,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参与。如果你愿意跟我合伙干,那咱们不仅不会违背县里‘招商引资’的目的,还能把外部资本给锁死在黄龙港,让他们投了钱,还拿不到权!”

  “叔您说,您的事就是我的事,这没什么好犹豫的。”高原当即答应道。

  于是孙涛江推着鼻梁的眼镜,在海风的吹拂下,把自己内心的计划,跟高原解释了一遍。

  高原听后,眼珠子都瞪得跟铜铃似的!“叔你可以啊!这厦州的资本要真进了这个圈套,他们还不得气炸了?”

  那一刻高原发现,这偶像就是偶像,黄龙县民营企业家第一人,绝不是胡乱叫的!

  孙叔叔走的这一招简直绝了!既能把外部资本引进来,还不让外部资本说了算;既保证了黄龙港的管理权,又能满足县里的扩建号召。

  姜还是老的辣,不管这股改革风气是好是坏,至少按这种路数走下去,高王庄和黄龙港,依旧有着对自己的把控权和自主权。

  所以今天的谈话,着实让高原受教了!不管这股风气背后,有没有人操控;不管黄龙经济的改革,会不会出现不可控因素。只要他们爷俩步步为营、谨慎行事,经济发展的把控权,依旧属于黄龙人。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