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八章、巴尔干风云起_神圣罗马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着,他们想要就给他们好了。

  这次战争的三分靠军事、七分靠政治,如果不能杜绝欧洲各国干涉,奥斯曼帝国我们根本就吃不下去。

  只要拿到高加索地区和半个小亚细亚半岛,我们就不会吃亏。”

  这个年代的中东留给大家的印象就是沙漠,面积虽然大,可实际价值却并不高。

  不知道自己丢出去的是什么,亚历山大二世自然不觉得吃亏了。从明面上来看,奥地利需要承担的责任更重,拿走最大的一份也正常。

  克里斯·巴沙姆认同的点了点头,这次战争沙皇政府要达到目的很多:

  第一、缓解国内的粮食危机,避免农业大规模破产;

  第二、干掉奥斯曼帝国,提前解决下一次普俄战争中的敌人;

  第三、通过胜利恢复军心士气,摆脱普俄战争带来的阴影;

  第四、扩张势力,建立君主威望;

  ……

  要达到以上目的,准备工作自然是少不了的。沙皇政府已经输不起了,亚历山大二世本人更是输不起。

  大规模的军事准备是骗不了人的,随着俄国人的行动,普鲁士、波兰、奥斯曼帝国也跟跟着动了起来,硝烟在欧陆弥漫。

  威廉一世想要火中取粟不假,可是在战争打响之前,谁也不敢保证俄国人会不会是虚晃一枪,调头对着他们来。

  普鲁士的家底不厚实,只要一次失败,就会万劫不复。柏林政府赌不起,只能跟着备战。

  反倒是作为主角之一的奥地利,没有太大的动静。这不是弗朗茨自傲,主要是他根本就没有准备一口气干掉奥斯曼帝国。

  俄国人愿意卖力打,弗朗茨也不会反对,反正维也纳政府提供的战略物资就那么多。奥斯曼人总不可能面对十几万俄军,连半年都撑不住吧?

  要进行主力决战,不是弗朗茨看不起奥斯曼帝国,这个年代的苏丹政府还真的不行。

  最近这些年,为了巩固政权,奥斯曼帝国内部就没有太平过。政府内部权利斗争不断,改革派靠着血腥暴力打残了政府中保守派。

  这还不够,分散在民间的保守派实力依然强大,这些势力通常都披上宗教的外衣,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

  改革派的改革确实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是并没有解决内部的民族矛盾。奥斯曼帝国内部的希腊人、亚美尼亚人、犹太人、斯拉夫人都想要独立。

  这里面固然有外来势力的推动,把民族主义传播了过来,更多的还是内部民族不平等导致的,主要问题还是在宗教上。

  一个浑身上下都是漏洞的敌人,弗朗茨自然不担心了。反正他已经决定从中东地区慢慢蚕食,就打一次长时间的消耗战,或者说是一次实战训练。

  稳扎稳打,就算是英法给奥斯曼帝国输血,都没有任何作用,除非他们肯爆肝,不然输的肯定是苏丹政府。

  187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