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一章、头疼的弗朗茨_神圣罗马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世遭遇了二十多次刺杀,就可以证明他的改革有多么招人恨。

  就算是脑袋再不灵光的贵族也反应了过来。可惜大势已成,土地已经开垦了出来,再想要退回去已经晚了。

  沙皇政府的内斗,弗朗茨没有兴趣参合。包括亚历山大二世用粮食冲抵债务,他并不怎么看好。

  再好的政策都要看执行,国内的粮食也不是沙皇的。想要用来还债,先得把粮食收起来,并且运出来。

  带来的财政压力姑且不论,单单是收购粮食,这总得有人执行吧?在利益面前,谁能够保证这些官僚不动心。

  要知道大开荒的时候,亚历山大二世盯得那么紧,都有人克扣农民的口粮,还引发过暴动,并且还不只是一次。

  以税收形式征粮,会发生多收了三五斗,或者是冒出一个类似于“火耗”的词语,合法的给漂沫掉了。

  直接用钱从民众手中买粮,官僚们同样会上下其手。直接从农民手中低价强买,然后转手卖给资本家牟利,最后随便留点儿给沙皇交差就行了。

  除非沙皇政府定一个高价,比市场价更高,官僚们可以从中获得更大利益,不然是收不到多少粮食的。

  沙皇政府的计划无法实现,但是俄国粮食带来的冲击却不会小。只要是有利可图,资本家们还是会把粮食运出去卖的。

  弗朗茨非常怀疑,亚历山大二世是故意的。先借着以粮抵债套路各国,让他们开放市场。

  沙皇政府每年象征式给点儿粮食冲抵债务,然后让资本家们把粮食运出去卖掉。

  这么做虽然看起来沙皇政府没有获利,实际上只要把国内滞销的粮食卖了出去,那就是大赚。

  就算是各国知道了俄国人的计划,他们多半也会顺水推舟。对粮食进口国来说,能够买到廉价粮总是一件好事。

  真正利益受损的只是现在粮食出口国,奥地利则是最大的受害者。政治上还没有对立,经济上俄奥两国先给对上了。

  现在留给奥地利选择的余地已经不大,要么利用交通运输、农业技术上的优势,直接把粮食价格打下去,让俄国人出口粮食变得无利可图。

  可是这么干,那就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要知道现在奥地利才是国际农产品出口市场上的霸主,每年都能够获得大量的利益。

  就算是打赢了价格战,占据了更大的市场,还是会因为粮食价格的下滑,导致利润下降,最后不但无法获得更大的利益,反而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俄国人只是光脚的挑战者,失败了大不了还是原来那样,成功了就可以获得大量的利益。

  原时空美国人玩儿价格战,打趴下了所有竞争对手,建立了粮食出口的霸权,那是为了实现战略目的。

  现在奥地利可效仿不了,消耗大量财力姑且不论,关键现在是殖民帝国时代,英法都拥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