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六章、合作共赢_神圣罗马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皇位,法国民众的大国欲望可见一般。

  真正促成这次法奥结盟的并不是拿破仑三世,而是广大的法国民众。他们在不经意间发出的呐喊,无形中向皇帝施加了压力。既然民选皇帝,拿破仑三世自然要尊重民众的选择。

  1866年6月8日,法奥两国外交部再次签署了一份《法奥两国关于意大利、巴尔干、非洲部分殖民地主权交易案》。

  这是对《六六条约》的掩饰,仅有第三条和第四条的领土主权交易。反正这是藏不住的,一旦两国开始交接,就全部曝光了。

  在欧洲本土都可以拿来交易,何况是宗主权和殖民地呢?你情我愿的交易,最多也就是英国人会不爽,给报纸制造一些销量。

  康拉德-霍尔曼是奥地利日报的编辑,偶尔也要串客一下时事评论员,发表一些官方意见。

  当然,作为商业性报纸,这种意见通常是非常隐晦的,一般都是从侧面出击。

  法奥两国领土交易案的消息刚刚传回来,康拉德-霍尔曼的工作就来了。毫无疑问,这种新闻肯定是要唱赞歌啊!

  转动着笔头,康拉德-霍尔曼陷入了沉思中。新闻肯定要博人眼球,对高度商业化的维也纳日报来说,直接的官面文章不讨喜。

  写得人多了,千篇一律如何能够保证报纸销量呢?维也纳日报可是日销十万的大报,这么玩儿会掉读者的。

  看着桌子上被风吹动的地球仪,康拉德灵机一动,提起笔在纸上书写了起来。

  标题:论法奥两国殖民地、宗主权交易带来的思考——合作共赢

  这已经不再是新闻,反而是一篇议论文。商业性报纸,只要符合奥地利法律,保证新闻真实可靠就行了,内容上怎么刊登,没有那么多的要求。

  康拉德直接从国际争夺说起,列举几个历史案例,再拿法奥两国的处理方案做对比。

  最后得出结论:合作才能共赢。顺便赞扬了法奥两国政府为世界和平做出来的努力。

  站在法奥两国的立场上,这次交易确实是双赢。

  法国人付出了一部分殖民地,换取了在中南意大利地区的绝对话语权,为吞意大利奠定了基础。

  在地中海战略上,法国人占据了主动。控制了西西里岛和突尼斯,必要的时候法国人可以把地中海一分为二。

  英国人在马耳他的战略布局被废掉了,这颗地中海心脏的战略价值大大降低。除非等飞机时代降临,才能够再次发挥出英国期待的作用。

  奥地利用可有可无的意大利邦国宗主权换取了法属巴尔干和西非部分殖民地,不但拔掉了一颗钉子,还巩固了西非地区的殖民霸权。

  顺带又增加了一颗和俄国人交易的筹码,达达尼尔海峡对沙皇政府还是很有诱惑力的,至少在他们放弃地中海之前是如此。

  写完了稿子,校对了几遍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