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节 学潮_巨流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抗战的胜利,是中国八年血泪坚持奋战得来,但由于原子弹而骤然来临,使政府措手不及,“胜利”二字所带来的期待未能立即实现,前线后方共患难的日子一去不返。自华北开始,共产党在战线后方,以土共和农村宣传的力量急速扩张,对不满现状、充满改革热情的知识分子具有强烈的渗透与说服魅力。胜利后三个月,十一月二十九日,昆明的西南联大、云南大学等校“前进”学生,以反对内战、反对美军干涉内政为名发动学潮,有激进分子投手榴弹炸伤学生十三人。造成四人死亡。教授决定罢课,数十人发表告各界书,同情反内战学生,至十二月十七日才复课。

  学潮在全国各大学扩散,一九四六至一九四八年大学校园充满了政治动荡与叫嚣,一九四九年共产党占据全国,之后的四十年,中国大陆的大学教育成为政治工具,学术传授及专业标准近于切断。

  在我所亲身经历的学潮中,最具影响力的是西南联大的闻一多(一八九九~一九四六年)教授。他是著名诗人。其感时之作《死水》和哀悼夭折幼女的葬歌《也许》是当年文艺青年争诵之作,我至今仍能记忆《也许》十六行的全文,仍很受感动:

  也许你真是哭得太累,

  也许,也许你要睡一睡

  那么叫夜莺不要咳嗽,

  蛙不要号,蝙蝠不要飞。

  不许阳光拨你的眼帘,

  不许清风刷上你的眉,

  无论谁都不能惊醒你,

  撑一伞松荫庇护你睡。

  也许你听这蚯蚓翻泥,

  听这小草的根须吸水,

  也许你听这般的音乐,

  比那咒骂的人声更美。

  那么你先把眼皮闭紧,

  我就让你睡,我让你睡

  我把黄土轻轻盖着你,

  我叫纸钱儿缓缓的飞。

  闻一多自幼有文才。十三岁由故乡湖北考入清华大学前身的清华学校,读完中学及大学课程,西学亦打下根柢。他的爱国情怀强烈,参加过“五四运动”,在美国进修艺术时,与同学组织“大江学会”。奉行中华文化的国家主义。回国后从事艺术教育,积极参与文化活动,丰富的诗作使他成为名诗人。抗战初起,他与清华、北大、南开的学生由湖南徒步跋涉到云南新成立的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文学院。研究《楚辞》颇有成就。战时昆明,教授生活清苦,闻一多有子女五人,薪水之外刻印补助生活所需。日军的轰炸,民生的困顿和中共对知识份子的积极渗透,使闻一多自一九四四年起,由阅读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一书开始研究共产党制度,地下党的朋友劝他参加中国民主同盟,更有利于民主运动。《闻一多》(作者闻立鹏、张同霞,为闻一多之子、媳)书中提及。他是抱着“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精神迎接新的斗争生活。他的老朋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