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节 永别母校_巨流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高中三年除了学业另一项耕耘与收获是友情。人长大了,志愿渐渐成为友情的要项,从初一升到高三都在同甘共苦的人只剩三十多位,其他人大半在高二时上了理组,我和十来个人分到文组。

  一般说来,文组的人是理科不行但文科也未必更好。我的国英文分数高,一直被选作墙报主编,又得过几次征文比赛名次,在不分组的宿舍里,熄灯后讲书里的故事或电影颇受欢迎,保住了几位理组的旧友。

  我大约一、两个月进城看一次电影,如《茶花女》、《月宫宝盒》、《出水芙蓉》、《晨之翼》、《天长地久》……等。有一次谈论《茶花女》中演嘉宝(GretaGarbo)情人的劳勃泰勒,我说他只是个小白脸而已。引起他的众多影迷愤怒,问我:“那你认为谁最漂亮?”我说亨利方达,日后她们称他为“你的小黑脸”。想不到来台湾后看到他在《金池塘》中演老人,颇为伤心。因为他的缘故,我也一直很欣赏他那有头脑的女儿珍芳达。

  有一次讲《天长地久》的故事,竟惹得她们一片啼嘘。五十多年后,我去北京与她们重聚,尚有人提起当时情景。半世纪中多少世间悲欢涯过了,她们竟然还记得中学时的那种爱情向往。当年黑暗宿舍中的少女,怎样走进政治风暴又如何从文革脱身,我都不敢详问。

  在那段真正是联床夜话的岁月里。我和余瑜之常常上下旬接续地背诵孟老师诗、词课上的句子,有时我会加上何其芳《花环》诗中名句:“开落在幽谷里的花最香,无人记忆的朝露最有光。我说你是幸福的,小铃铃,没有照过影子的小溪最清亮。”有时也吟诵卡之琳《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等等。自从知道何其芳是北大哲学系毕业,卞之琳是北大外文系毕业,他们的诗句就更令我着迷了。

  今日想来,令我们这几个十七、八岁中学生惊喜得如天外伦音的诗句,如写少女眼泪的“流着没有名字的悲伤”,很可能是受了丁尼荪(AlfredTennyson,1809-1892)的名诗(眼泪,无曲的眼泪)(Tears,IdleTears,)中首句为“眼泪,无由的眼泪,我不知道它们意谓着什么。”(“Tears,IdleTearslknoean)的启发。中国诗词里当然也有如此意境,但新诗文字的表现清新脱俗,在那艰困闭塞的时代,对我们来说如同。

  上了高三,除了加紧准备联考,同学间也渐渐弥漫着毕业的离情。对于南开,我有说不尽又数不清的怀念,尤其是对同学和老师,因为住校,大家都有感情,想到要离开学校,我不知哭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