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端端图_从四合院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样的交易,慢慢的就变成了集市形式,一个月两次。”

  “看在你是我们同行的份上,今儿就带你去开开眼。”

  “想买到好东西,光有钱还不行,你去弄点粮票、肉票,两小时后来我这,一起过去。”

  李浪心中一喜,立即跟去弄粮票、肉票。

  ……

  晚上十一点左右。

  破烂侯带着李浪来到城郊,进入一间四合院里。

  他一进院门,就看到昏暗的灯光下,有七八个人各占一块地赵,面前放着少则三两件,多则七八件东西。

  还有几个买东西的人蹲在摊位前,或看东西或讨价还价。

  不大的院子里,人不少,却一点都不吵闹,大家说话的声音都不大。

  “各看各的。”破烂侯说了这句话,就走到一个小摊位上蹲了下来,开始淘东西。

  看着这昏暗的灯光,李浪庆幸带了个小手电过来。

  他并不着急,先慢慢的在院里转了一圈,看到一件令他心动的好东西:唐代三彩马。

  奇怪的是,这东西却没人买走?

  他心里有点数了。

  李浪走到唐三彩马的摊子前,蹲了下来,指了指三彩马,说:“能上手吗?”

  和破烂侯一样穿得破破烂烂的摊主,面无表情的看了李浪一眼,说:“论十元的,外加五斤的肉票,十斤的粮票。能接受就上手,买不起请过主。”

  李浪点点头,小心的拿起三彩马,打开手电筒,仔细的看起来。

  不到十秒钟,他就把三彩马放回原处,一声不吭的走开。

  那东西,不是民国时期就是清末时的赝品。

  李浪在下一个摊位,花了三块五毛钱和五斤的粮票,买了一只清代康熙年的端砚,准备送给关老爷子。

  端砚以石质坚实、润滑、细腻、娇嫩而驰名于世,用端砚研墨不滞,发墨快,研出之墨汁细滑,书写流畅不损毫,字迹颜色经久不变。

  好的端砚,无论是酷暑,或是严冬,用手按其砚心,砚心湛蓝墨绿,水气久久不干,古人有“哈气研墨”之说。

  这个端砚,砚台中心落款素琴,侧边落款子易,砚台正面右边侧落款康熙乙丑年秋,正面上赵有诗文:山之精水之灵如玉则润吾余为都。

  这样一个精品端砚,到了二十一世纪,应该能值个几十万。花几块钱买来,算是捡了个大漏。

  李浪相信,关老爷子看到这端砚,一定会喜欢。

  他继续往下看时,注意到另一个摊位上,有四个人正围在那看,破烂侯也在其中。

  好奇之下,他就走了过去,听一个人小声说:

  “这唐伯虎的《李端端图》,别说我们内行人了,就算是懂一点书画的人,一看就知道是赝品。老李,你怎么好意思拿出来卖?”

  “咳咳……老梁,这幅唐伯虎的《李端端图》,虽然不是唐伯虎的真迹,但是仿造的水平还是可以的,值得收藏把玩一下。”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