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633章 宋明隋的应对,汉中太守班超_三国之巅峰召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打的话又该如何打?

  就在中原三国都将目标瞄向瀛州时,汉中之战已经分出了胜负,秦军大胜,蜀军打败,丢了汉中后退守剑阁,而李嗣源也率本部兵马逃入了海州。

  隋王杨广得知李嗣源来了海州,自然是非常的高兴,他以为李嗣源是来投靠自己的,李嗣源手中的兵力虽不多,但战斗力却并不弱,等到秦军来犯也能提供助力。

  可当李嗣源打出蜀汉陇西王的旗号,以此来寻求隋国的庇护之时,杨广就再也笑不出来了,原来搞了半天原来是他自作多情。

  秦国占领汉中后,就再无后顾之忧,随时都能起兵伐隋,而蜀汉是除了吐蕃之外,唯二能直接给隋国提供支援的势力了。

  李嗣源毕竟蜀汉名义上陇西王,杨广也不想在这个时候得罪蜀汉,所以不但没有难为李嗣源,反而还为其提供粮草和驻地。

  见杨广并没有动吞并自己军队的想法,李嗣源心中也暗暗松了口气,他降蜀时为何以王爵作为条件?就是因为王爵的身份地位足够高,一定程度上也能代表蜀汉,从而震慑住杨广。

  他要只是伯爵,或是子爵的话,杨广恐怕会毫不犹豫的吞并他,因为地位太低,但陇西王可就不一样了。

  李嗣源进入海州后,却并没有直接前往西域,因为他知道杨广不可能放他走。

  杨广之所以收留李嗣源,是想李嗣源帮他一起抵抗秦军,可他和刘裕都不知道的是,李嗣源的目的却是借道前往西域。

  杨广要是知道的话,自然是不会收留李嗣源,而刘裕也肯定会宣布李嗣源是叛徒。

  所以,现在并不是李嗣源离开时机,必须要等到秦隋开战之后,到时隋军自顾尚且不暇,自然也就无法阻止李嗣源离去了。

  不过在此之前,李嗣源也不准备浪费时间,他提前派人去收集西域的情报,以及从杨广那里尽可能的多薅一点羊毛。

  李嗣源之前手中共有三万大军,和秦军一战伤亡两千,而随行工匠以及将属也有一万两千人,也就是总共四万人。

  李嗣源跟杨广交谈时,答应帮助杨广和秦军作战,但前提是隋国要给他提供四万大军的粮草。

  杨广不知道李嗣源的十万大军中,有一万两千人都是工匠和军属,也就答应了给李嗣源提供四万人的军粮,而普通人对于粮草的消耗也比士兵小。

  所以,除掉消耗掉的那部分粮草,李嗣源还能省下不少,储存下来之后以备他用。

  最让李嗣源感到遗憾的还是没能留下李元霸。

  李嗣源撤人海州之后,李元霸就和他告别了,李嗣源虽有心挽留,但也知道李元霸看不上他,就算真的留下来他也指挥不动。

  李嗣源来到海州之后,和蜀汉之间的联系也没断,得知李元霸和他分离后,虽进入了一会走,却并没有去投靠蜀汉,也不知道干什么去了。

  魏宋明隋四国都忙于应对秦军接下来的攻势,而大秦虽顺利夺取了汉中这块要地,却也只是得到了一个烂摊子,想要消化汉中还要解决不少的麻烦。

  洛阳,大秦皇宫。

  收到李靖顺利攻占汉中的消息后,嬴昊心中自然也感到十分的开心。

  可当看到系统提示之中,战死了四万五千士兵时,哪怕嬴昊知道这已经是最低代价了,却也还是感到无比的心疼,毕竟这相当于第二次出塞中战死士兵的两倍了。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吗,第二次出塞基本上都是野战,而第二次汉中之战却全都是攻城战。

  李靖的统帅虽高,可在攻城战中,也依旧并没有多少发挥的余地。

  而且秦军单兵战力强的优势,以及装备方面优势,也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削弱。

  这也是为何历史上那么多的名将,明明在野战中战无不胜,可面对坚城时,却依旧撞了个头破血流的主要原因。

  并不是他们的能力差,也不是他们不擅长攻城,而是守城方的优势太大了。

  第2581章,第二次出塞之战的战役奖励,作者给写忘了,现已在补上,奖励了一章白银随机召唤卡。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