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千七十一章 活在狗身上了_大明文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是乱说,老奴早就疑心他确有与林三元往来。”

  “有凭证吗?”

  张鲸吞吞吐吐道:“老奴一时,拿不住来。”

  天子冷笑一声,挪动朱笔到了面前吏部上的题本上,前一个名字乃林延潮,后一个名字乃黄凤翔。

  天子欲起笔忽向张鲸问道:“本朝可有三十岁的阁老否?”

  张鲸道:“不曾有过,老奴记得以往有个彭时三十二岁入阁参预机务。”

  天子点点头道:“那是彭文宪,不过那时又岂能与今日相较。”

  天子停笔,犹豫了一阵然后突然道:“朕记得林延潮没有教习过内书堂吧!”

  张鲸道:“陛下圣明。”

  天子闭目沉思片刻后睁眼道:“无风不起浪,立即传朕一道旨意,让高淮去南京为孝陵宫监,明日就启程。”

  张鲸闻言心底大喜,高淮一走等于除去了他的心头大患。张鲸当下大声道:“老奴谨遵圣命。”

  天子看了一眼张鲸道:“你高兴什么?朕的用意明白了吗?”

  张鲸额头上汗水滴落,然后立即收敛起喜色道:“皇上教训的事,宫里的宦官绝不可与前朝有所往来,甚至一点瓜葛也不行。”

  天子点点头,似想起了往事:“当年……当年冯大伴就是与外朝走的太近了。”

  说完天子的笔尖在题本上微微停顿后,当下在两个名字之间落笔圈名。

  张鲸见后露出苦笑。

  两日之后,夜里京城下了雪。

  雪停后,各街摊上就已经掌了灯,而大街上也响起了辚辚的马车的声。

  这一幕对于北京城的老百姓而言,早就习惯了。

  半夜过后,住在外城的京官早早起动身,从家里前来上朝。

  京官的车夫,随从们也是要跟着他们一并在路上奔波。

  昨夜下的雪薄薄的覆了一层街面,雪后天气尚冷。

  北风呼啸之中,街道两旁的粥铺,饼店已是开张。

  一家粥铺外几辆马车停了下来,马车上的风灯将这一处街巷照得明亮,而街巷外整个京城正渐渐舒醒,天边已开始露出鱼肚白。

  几名官员们走进粥铺,至于他们的下人则是只能站在铺外,尽管铺子里空位很多,但身份上他们是不敢进去的,只能缩着脖子在门外喝一碗热豆粥。

  铺子内,老板端上了几碗热豆粥,几名官员吃得尽管满头是汗,仍是一齐说好。

  几名官员将老板叫出来问道:“店家这豆粥为何如此好吃吗?可有什么诀窍吗?”

  店家笑了笑道:“劳几位老爷过问,小老儿也没什么本事,就会煮豆粥,说来也没什么。这豆子极难煮的,所以是小人早就煮得烂熟的,然后放在锅里,每日半夜拿白米现煮一锅白粥,待客人要吃时,就将这豆子浇在这白粥上。”

  众官员都是一并笑着道;“这不是石崇煮豆粥的办法。”

  店家不知石崇是何人,当下只能干笑。

  这些官员里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