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五十六章 窠臼_独断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谋定后动,不敢稍有大意,这才酿成今天这个局面。同时他又在想着政改的事,虽说朝臣‘一致同意’了,可具体效用如何,能走到哪一步,他心里没底。

  李解语穿着厚厚的锦衣坐在床沿上,静静的看着朱栩,见他眉宇始终凝结不散,轻声宽慰道:“皇上,朝政之事臣妾不懂,但臣妾听说诸位大人一个多月来都忙个不停,昼夜不寝。”

  朱栩抬眼看了她一眼,轻轻点头,拉着她的手道:“朕知道。天下这么大,又正值多事之秋,朕决意革新弊政,可阻力丛丛,哪怕克服了明面上的阻力,暗地里的也消除不了。他们都说朕心太急,可朕不心急,他们怎么肯做事?朕心急三分,他们努力一分,朕这个皇帝,怕是比太祖太宗都要累……”

  李解语坐上来,玉手轻轻的揉着朱栩的太阳穴,柔声道:“臣妾愚笨,帮不上皇上的忙,只希望皇上到我这能轻松一二。”

  朱栩静静的看着门外,好一会儿才道:“也只有在你这才能轻松一会儿,皇嫂那边不准朕随意去了。”

  李解语知道那晚的事情,明白张太后这是在避嫌,心里不由得心疼朱栩,一边揉着一边想着道:“皇上,太妃今天见了英国公家的一位小姐,皇上要不要见见?”

  朱栩哪有心思想着这种事,身体躺了躺,道:“朕睡两个时辰,记得叫醒朕。”

  李解语应声,给朱栩盖好被子,看着他眉宇间的凝色,俏脸忧虑的悄步退了出去。

  与此同时,周应秋来到信王府,看着依旧如昨日的匾额,神色平静中带着一点嘲讽。

  信王的倒台其实在他心里早有预料,从皇帝决心改元的时候,他就猜到了一点。

  景正朝是一个开端,也是一次诀别,与过去的诀别,那标志着过去的那些人和事,都要被清理。

  信王作为天启皇帝遗照的摄政王,首当其冲!

  依照皇帝的性情,只要信王站在他的马车上,跟着他走,一定会有一个妥善的安置。可偏偏信王没有,他与东林的那些老思维习惯性的推动着他与皇帝作对,成为皇帝的绊脚石。

  皇上如何能容!

  周应秋背着手,静静的看着,心里浮想联翩。

  信王的倒台,也标志东林的势力在朝堂,在大明彻底的终结!

  一个时代的结束!

  “老爷,我们就这样见信王吗?”

  周应秋身后的家丁,看着一身常服的周应秋道。这么见一位王爷,有失礼数。

  周应秋淡淡一笑,道:“我现在肯来就是给他面子,日后怕是没有会再来了。”

  那家丁愣了愣,旋即心里一惊。

  周应秋很顺利的进了信王府,一路来到大堂,远远的就看见非常奇异的一幕。

  朱由检怀里抱着一个孩子,身边还站着两个,他的王妃周氏,以及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