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百一十五章 停锦衣卫俸银_独断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应该也没有银子了……”

  “那怎么办,陕、西近年来大旱,蝗灾连连,没有镇抚,只怕会出事……”

  “不止是陕、西,西南四省,尤其是四、川,朝廷没有银子,民变怕是会越演越烈。”

  朱栩等着大臣们议论了一阵,又看向朱由检道“信王,你怎么看?”

  朱由检也紧拧眉头,他在内阁不少日子了,他清楚户部国库的情况,今年朝廷用银本就多,但税银就那么一点,现在连内帑都用完了。

  他沉着脸站出来,思忖着道:“回皇上,臣认为,可以请城中富户纳捐。”

  朱栩眉头一挑,表情有些古怪。

  历史上这一招也屡见不鲜,最后李自成都打到北京城了,朝廷在京城纳捐,最后居然只有二十多万两,其中大部分还左手换右手的消失不见了。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朱栩看着他们议论,也知道议论不出好的结果,想了想便道“此事交由户部明发京城,务必要公开,不能强迫,一切凭自愿,且决不能有任何贪污纳贿之举。”

  “臣遵旨!”

  傅昌宗出列,躬身说道。

  “下一条。”

  明末的朝堂极其没有效率,哪怕朱栩进行诸多干预,但也没有提升多少。

  后面还是各地平叛,赈灾,弹劾等等,还有就是各种论理,堂堂皇皇的大道理,让人无法反驳,偏偏毫无实际用处或者根本无法执行。

  朱栩在最上面枯坐了近两个时辰,但这帮大臣们毫无疲倦之色,依旧侃侃而谈。

  礼部尚书已经上书辞官,加上工部尚书空缺,现在朝堂上争论的就是这个。

  内阁辅臣太过复杂,但这两部尚书相对单纯。

  工部,事关造船,事关水军以及海军,礼部涉及就更多了,尤其是科举。

  朱栩心里自有打算,任由他们争吵,一直不开口。

  皇帝不开口,大臣们再吵也决定不了,在最后朝臣们争持不下,朱栩一句‘再议’宣布了退朝。

  朱栩离开金銮殿,一边走一边道“小曹,你觉得,礼部,工部尚书谁比较合适?”

  曹化淳也是个心思通透的人,躬着身道“皇上,奴婢不知。”

  朱栩笑了笑,心里琢磨一阵,却也没有好人选。

  刚刚走到文昭阁,刘时敏就过来道“皇上,骆大人,朱大人来了。”

  朱栩点头,迈步走进去。

  “臣骆养性(朱宗汉)叩见皇上!”

  朱栩一进来,两人就单膝跪地。

  两人都是衣甲鲜明,此刻脸上都或多或少的带着凝重之色。

  朱栩笑了笑,摆手道“无需担心,朕没有说要裁撤锦衣卫。今后锦衣卫的一应诏狱、兵甲都转给东厂,俸银从内帑出。锦衣卫要重新秘选驻址。奉密诏,执王命令箭行事,指挥使挂左都督衔。”

  骆养性与朱宗汉本来都心神忐忑,真的害怕锦衣卫被裁撤,那样他们就一无所有了。

  “臣领旨。”

  骆养性与朱宗汉两人都是暗自大喜,不但没有裁撤,他们的官位与权力都提升与扩大了。

  朱栩坐在软塌上,喝了口茶,看着两人道“骆养性,你负责山海关以内,朱宗汉,你负责关外,包括蒙、古,朝、鲜,倭国……”

  锦衣卫要成为彻底的情报机构,就必须隐藏起来。朱栩慢慢的说着,向两人勾勒着情报机构的框架。

  朱宗汉之前听过朱栩说了不少,此刻却听到了更多,更为细致,心里默默警惕。

  他的身份非常敏感,想要获得皇帝的完全信任,他还需做更多。(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