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三十三章 真迹_极品鉴定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套《四书》是明初司礼监刊本,也称为是明内府刊本或者是叫明经厂刊本,司礼监是明朝的时候皇宫内一种非常奇特的建制,它始建于明朝的初年,明朝初年,监识字被严格禁止,但明宣宗设置了监堂,鼓励监识字。

  于是凡皇帝口述命令,例由秉笔监用朱笔记录,再交内阁撰拟诏谕并由六部校对颁发,其实是为了让司礼监的监牵制内阁的权利。但自明武宗时宦官刘瑾专权以后,司礼监遂专掌机密,批阅章奏,实权在内阁辅之上,司礼监是明朝内廷特有的建置,居内务府十二监之,二十四衙门之一。司礼监由监掌管,在明初并没有大的权力,而且受到限制。

  司礼监职掌古今书籍、名画、册叶、手卷、笔、砚、墨、绫纱、绢布、纸剖,司礼监下属的经厂,完全是一个掌管刻书及书籍版片的专门机构。其规模随着司礼监权力的不断扩大而扩大。

  这一套《四书》,书体宽大,字大如钱,雕版的雕工十分精致。用纸用墨也都是非常讲究的,可以说这部书的雕版印刷以至让它成书,可以说是不惜工本的,处处体现这种皇家的气派,这套书的存世量是非常罕见的,价值自然不凡,骆天当时就给了一个十万的价位。

  第二件骆天把玩时间较久的是一件西汉时期的青铜羊灯,铜羊灯雕作立角羊形,身体浑圆,四肢直立,昂凝目,憨态可掬。羊背设计成可活动的灯盘,羊体中空用以储存油脂。汉代的灯主要以脂膏为燃料,一般是动物或植物的油脂。使用时将灯炷缚成束浸在脂里点燃照明,古人称其为“膏烛”。灯炷以剥去麻皮后的麻秸即麻枲制成,将其置于灯盘中,西汉喜爱以羊的形态来制作灯具,是因为在古代羊与“祥”是通用的,羊灯可以象征吉祥。

  汉代的青铜油灯造型和工艺都较前朝有了更大的发展,常见的有人形、羊形、鸟形、兽形、树形等等,可谓千姿态,琳琅满目。不仅如此,当时人们还具有了环保意识,很多油灯,特别是动物造型的油灯,巧妙的利用形体的某一部分作为导烟管,使得油灯燃烧时产生的烟尘能有效降低,比如说鼎鼎有名的长信宫灯,就是通过人物右臂把烟尘吸入中空的人体内,有效的控制了油烟污染的问题,以保持室内环境的清洁。这是汉代灯具在功能方面最先进的发明创造,在世界灯具史上处于领先的地位。所以这一件青铜羊灯的价值可不能小瞧了,骆天也给出了二十五万的高价。

  这最后一件让骆天叹为观止的是一幅画,这幅画的作者是林奂,林奂,元代画家。字卷阿,号日圃,优游生,生卒年不详,斋名为白雪巢、集轩等。林奂能诗,善画山水、人物、花鸟和走兽等,师从方从义、张孟循,笔墨潇洒,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