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八十五章 商业修复_极品鉴定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被重新复原的瓷瓶送到了六位评委的手上,评委们立刻围成一团,手里拿着放大镜仔细研究着,同时还议论纷纷,骆天站在一边静静地等待着,不知道过了多久,终于有位姓郑的评委点头道:“你是第一个完成的,不过最终的结果要等所有人完成我们才可以进行最终的评判,请你稍等一下。”

  骆天点头,不过稍后他就知道等一下是等多久了,因为一直到了中午一点半,其他人还没有出来的意思,六位评委们商量之后,让其他的十一位参赛者暂时休息,格子间被一一地锁上,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后,比赛继续。

  袁杰从格子间里出来的时候,看到骆天正悠闲地和黄立德、朱静之聊天,他立刻有一种不好的预感,不过他冷冷地哼上一声,显然他还不知道骆天已经拨得了头筹。

  还有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骆天又已经完成了工作,三人索性出去找地方吃饭,吃饭间又聊起了古玩修复的现状,趁着饭菜还没有上来,黄立德说道:“目前中国的文物修复状况不容乐观,全国现有2000余万件亟待修复的文物,其中陶瓷占一半以上,这还不包括收藏者手中的文物。而目前国内真正接触古陶瓷修复的人不足200人,大多技术粗糙,难以还原古瓷之本来神韵,且多在博物馆工作,真正技术精湛能够达到商业修复的古陶瓷修复师也就几十人。”

  “几十人?”这个数字大大地低于骆天的想象:“中国有这么多人口,居然只有几十人达到商业修复的程度?不过,商业修复和博物馆的修复有什么区别?”

  “商业修复要求修复后的文物不论在器型、色泽、甚至纹饰上都必须在直观上完整无损。因此,严格意义上的陶瓷修复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仅一厘米左右的裂缝或缺口,如仅用手工的话,就断断续续需要20天左右的时间来精心复原;如果再大一些的缺口甚至残破器物,就需要1至2个月的时间修复。南京博物院王勉老师曾为首都博物馆修复过一件元青花龙纹碗,断断续续修复了一年之久。这样,陶瓷修复时间过长,便不利于陶瓷的大宗修复。”

  “陶瓷商业修复的过程与博物馆展览修复一样,都要经过清洗、拼对、粘接、配补、加固、打底子、作色、仿釉、作旧等过程,但是这里面隐藏了一个打磨的过程。考古修复和博物馆展览修复都要求在修复过程中是无损伤修复,达到修旧如旧的标准。而陶瓷商业修复则没一个固定的标准。在陶瓷商业修复中,如修复水平不到,则不利于展览交易,如修过了,则很容易修旧如新,破坏文物。目前社会上的修复还是以博物馆展览修复的为多。虽够不上商业修复的标准,但还基本上还原了陶瓷的本来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