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三十二章 鉴赏会_极品鉴定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鉴赏会终于如期来临了,会场定在本市最有名的茶楼里,骆天很熟,正是上次认干爹的茶楼,果然古玩圈的人品好不一样,茶楼的天字一号房是古玩协会经常聚会的地方。79免费阅

  据说过去古玩界也没有公开拍卖这一说,更没有举牌子这回事。遇到大家都紧盯的宝物,由古玩商会出面约请各位商家聚在一起看东西,然后各自将想出的价钱写在纸上,最后出价最高者将其归入囊中。自始至终,谁出的什么价都是不公开的。这也是约定俗成的规矩。

  好的东西一般都是在行里易手,很难流到外面。而且好的东西,行里人都清楚其身世,来龙去脉,包括这物件原来是哪位藏家的藏品,都了如指掌。过去,行里还讲究定期搞聚会看东西,其实是比眼力。比如做玉器的行里人聚在一起,每人都把自己的物件拿来,大伙一块评比,如果谁的货被评为最次级,那主家就得负责给那天的饭局买单。这种聚会有点像现在的行业交流会,但形式似乎更活泼,内容也更务实。毕竟,能看看别人的好东西,对古玩商来说是个难得的好机会,哪个行业不重视”知己知彼”呢,更何况古玩这行当是”人精”聚集的领域,也因此,那会儿的人都低调得很

  鉴赏会就是现代版的行业聚会了,因为要求是行里人,为了不拉低鉴赏会的水准,所以对于参加的人员也是相当地严格,除开协会原有的成员,像骆天一样被联合推举制拉进来的人不过三个。

  除开骆天,其中一个人让骆天吓了一大跳,居然是谢明,他得意地冲骆天一挥手:“巧啊!!”

  其实不应该意外的,谢明可是精明的商人,怎么可能放过这么一个机会,他一定会想尽办法拿到这个指标的,另外一个人骆天从来没有见过,年纪不过五十来岁,气质有些阴沉,冷冷地,不怎么说话,光顾着看和听。

  今天参加鉴赏会的都是协会会员珍贵的藏品,大家拿出来共同鉴赏,当然了,不排除中间有比较的成份,一共十七件藏品,种类也很齐全,玉器、字画、古钱币,甚至还有古家具。

  现在大家都围在一起鉴赏的是几枚古钱币,确切地说是“秦半两”,半两钱形制为圆形方孔的,重12铢,“半两”二字分列方好(即方孔)左右,通常是右“半”左“两”。秦统一站国之后,废除了大小重量币值不一的六国货币,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半两钱。

  秦半两制造简单,有孔便于穿挂,上面的“半两”文字微带隐起,笔划有方折、圆折,重8克,这种重8克的半两钱极大多数都铸于秦始皇时代。

  这秦半两的主人胡子已经花白,脸上却没有多少皱纹,人称贺爷子,贺爷子得意地指着这几枚秦半两:“几位掌掌眼,看看如何?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