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三章 两个库吉特人的故事 13_山那边的领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扎衣采夫拿着一面小镜子,小心的用一把刮胡刀轻轻地刮去他用软刷均匀的涂在脸上的皂角膏。这种库吉特人的小商品和他们的香料一样被人称道,刮胡子很快成了风靡大陆的时尚。当然,保守的人觉得刮胡子和不穿衣服差不多,但是扎衣采夫却不是很关心别人怎么看。只要感觉人能显得精神些干练些,他会毫不犹豫的修理掉胡子。

  扎衣采夫知道节俭的重要,但是在他的理解中,节俭不是去苛刻自己的生活,而是去把钱花在回报更大的地方,然后赚来更多的钱供自己享受。在他的家乡,人们只吃阿訇老爷下刀的牛羊,从不吃猪肉。但是扎衣采夫毫不在意这些事情,他只是一个周游列国的奴隶贩子。一些禁忌对于他来说并不是不可逾越的壁垒了,那只是一些可有可无的传统。他第一次吃猪肉就觉得吃出了从来没有吃到过的香味:只有一直吃羊肉的人会有这种感觉。

  阿訇说:尔不可食猪肉。古代有学者取猪肉、羊肉分置于两坛,埋于地下。经年掘出,羊肉化水,猪肉化泥。有小犬过,饮羊所化水,闻猪肉泥掩鼻而走。

  阿訇说:尔不可食猪肉。

  但是老扎衣采夫可不在乎,他只是一个周游列国的奴隶贩子。他的货物价格波动很大,他喜欢战争又厌恶战争,战争能让奴隶市场迅速繁荣起来,但是供大于求又会造成奴隶价格下跌。他当年在北海战争期间,从前线的一个斯瓦迪亚指挥官手里花了2卷印花亚麻手绢和30扎鞣制轻皮就换来了40多个诺德奴隶。这么多奴隶现在起码可以卖出5000个第纳尔,去除打通关节的各项费用以及做成买卖之前的花销,他可以赚差不多2500个第纳尔,但是在当时奴隶市场饱和的情况下,一个斯瓦迪亚领主只花了3000个第纳尔就买走了他20个女诺德奴隶和10个男诺德奴隶。那个时候的扎衣采夫还很嫩,不像他现在,如果赚不到合适的钱,宁愿让自己的奴隶饿死也不出手。不过扎衣采夫之所以记得很多年前的一笔生意不是因为他总是记得自己曾经失败过的一次交易,而是他记得他卖出去的一个诺德女奴隶,那个女奴隶他很喜欢,扎衣采夫也做过他能做的一些事情。后来在卖掉那个女奴隶后,他倒是常常想起她来,他总是在梦里面梦到,那个女奴隶怀了他的孩子。扎衣采夫盘算过,如果当时那个诺德女奴隶真的怀了他孩子,现在,也快20多岁了吧。

  扎衣采夫在多年的贩卖人口的经历里改变了很多,现在他已经能够极度的压缩他那仁爱与人性的一面,他能毫不留情的把一个因破产而沦为奴隶的家庭在自己面前拆散:把丈夫卖到库吉特去采盐,把妻子卖到德赫瑞姆的纺织厂,把女儿卖给一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