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章139 萦流涨清深-6_帝国的黎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户部准备发卖近三千万贯的河北券,在证信堂公开交易前,已经有千多万贯预卖了出去。河北义军已约定了起事的暗号和日期,只待王师北上传檄,河北各地立刻将处处烽烟,北伐,如今已万事俱备,如箭在弦。

  “河北平原之地,我军无坚城可依,与辽人野战,有获胜之把握?”

  “我军列阵而战,已不输于辽军。赵将军曹将军与辽人战于河南,直取汴梁。诸军将士选练已久,东京留守司又选了河北敢死之士数千人为前锋突骑,将士有慷慨赴死之烈,这一年多来,与辽人骑兵屡次交战,都没吃亏。岳将军渡河之后,将统帅大军持重北进,遇辽军散骑则以精骑驱逐之,遇辽贼大军则列阵而战,以火器大阵与之相持,两翼突骑冲杀辽人火炮阵,有八九分把握能战而胜之。未虑胜,先虑败,就算不能胜,火铳各营交互轰击敌军,掩护火炮营徐徐而退,辽人追兵未必能占得到多少便宜。”

  邓素虽然推心置腹,但陈东却只是静静地听着,丝毫没有答应广南出兵的意思。

  时至今日,邓素在陈东去位的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已经昭然若揭。

  陈东虽然竭力不将个人恩怨放在国事之上,但这两者又如何能区分得开。

  再者,他虽为理社之首,对广南路州县有极大的影响力,但他毕竟只是一个领袖人物,而不是皇帝或藩镇。辽军侵宋,北方州县有切肤之痛,北伐出兵是理所当然的事,而广南距离最为遥远,团练中又有极多的士绅子弟,广州府一战,清流伤亡惨重,即使陈东等人大力推动,要让州县学同意出兵也不是容易的事。

  “少阳,此番北伐成败,非是个人的功业荣辱,而关系这大宋的将来。你的态度,天下人都在看着。你我之间,我是有愧于心”这些日子来,邓素已经习惯了说服一个个朝臣,他对陈东躬身拱手道,“但是,这一次北伐大事,万望少阳抛下恩怨,助我一臂之力。”

  陈东看着邓素脸上诚恳之意,心中思绪万千。太学同窗,确实是朝中一笔难得的资本。若换了个旁人,在背后捅刀子,陈东决然连不会让他来送行。可是邓素,却有不同。两人知之甚稔,邓素知道,不管他有多对不起陈东,涉及国运之事,陈东必然将个人的恩怨置之度外。而陈东也知道,邓素可以为权位无所不用其极,但他所言北伐成败关系大宋国运,却不是危言耸听之语。北伐这件事上,如果南方州县因距离遥远,理社因与邓素有隙而坐观成败的话,得益的只会是契丹人。而若北伐大败,辽人乘势再度南侵的话,南方的州县也保不住。这是大义,哪怕邓素不来求恳,陈东也不会在北伐的后面使绊子。举国皆言北伐,理社和广南如果无动于衷,邓素亦可以通过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