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章38 却欲栖蓬瀛-3_帝国的黎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不见,可谓不仁。贪图一时之利,既失却人心,又埋下将来祸乱之种,可谓不智。唉——”他深深叹了口气。

  李蕤低声道:“昨天算了一卦,陈兄此去颇多艰险波折,还要多多保重。”

  陈与义脸色平静,缓缓道:“东严兄,你是不知那工坊中暗无天日的底细。孟子所谓率兽而食人者,与之差相仿佛。我在长安游学三年,常恨无力解此困危。如今两位忠良之士已拼了性命,终于换来朝廷下决心整顿工坊,我便是粉身碎骨,又有何妨?”他右手紧紧捏着酒杯,杯中漾起微微的涟漪。

  赵行德沉声道:“说得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以祸福趋避之。来,陈兄,我也敬你一杯!”

  陈与义听他说到“国家”两字时,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难明的神色,但终究还是举起杯来,笑道:“壮哉斯言!”满饮了此杯后。如此这般,酒过三巡,三人皆是醺醺然,陈与义胸怀澎湃,一边拍着桌子,一边用筷子敲打瓷碗边沿,高声唱道,“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赵行德和李蕤被他感染,心情激荡,齐声和道:“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三人相视大笑。李若雪静静坐在一旁,眼睛微微有些湿润。

  敦煌城里早已响起了噼噼啪啪的爆竹声,城外的林泉宫却很安静。太子陈重在骠骑军中服役,今年告假回京。漠北诸军环境最为恶劣,但兵民皆耐劳苦,骑军向称精锐。皇室对安北军司极为重视。皇太子在骠骑军服役几成定例,以体察边庭将士困苦。只不过因个人资质不同,服役时间有长有短而已。陈重为人稳重严肃,宽厚多智,既是长子,又最得陈宣夫妇的喜爱。他上个除夕在小海度过。因此一家人须得等着太子归来才开始年夜饭,皇后还特意叮嘱内臣先不要燃放鞭炮烟花。

  皇帝陈宣,皇后康氏,二皇子陈康,三公主陈宛,四公主陈薇,五皇子陈昭,太子妃张氏,皇孙陈思,八人围着大圆桌而坐,张氏身侧还空了一个位置。桌上摆着酥酪、果脯之类的小食。见皇后频频回首朝着宫门眺望,陈宣笑着劝慰道:“莫要心焦,从漠北回返京中,虽然千里迢迢,但后半程都是驰道,定不会误了归期。”

  康皇后白了他一眼,埋怨道:“重儿从军在哪里不好?偏偏要让他去漠北?”将身子转了过来,似赌气似地不再看窗口方向。她抓着太子妃张氏的手,叹道:“可怜我们婆媳,也是一样的命苦。”张氏乃是楚国公之女,向来知书达礼,不似康皇后这般直率,宛然道:“儿臣谢过母后怜爱。”康皇后叹了口气,拍拍她的手背,想起自己也曾留在敦煌苦候的年月,暗暗想道:当初先帝就是因为如此,才体察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