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6章 抉择_没人比我更懂七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与会试不同,殿试是当堂出成绩的。

  一共五位主审官,包括王丞相在内,先是筛一遍糊名后的试卷,再汇总论名次。前十名的文章,会呈送到官家面前,由官家选定名次。

  这就很考验皇帝的个人素养了,好在赵祯个人文化素养非常不错,这次的题目也是由他亲自出的,自然心里也有一份理想的答卷。

  他将案几上的十分答卷大致都翻了一遍,很快就挑出了三篇合心意的文章,当然这三篇本就放在最上面,是五位大臣选出来的一甲人选,只是这名次他有些不大满意,遂将最上面两张换了个位置,这才拿起一旁的朱笔,点了状元。

  毕竟在表述都很合他心意的前提下,官家自然更喜欢“字如其人”的看法,于是他选了个他更喜欢的字迹,定为了此届的状元。

  所以说这年头书生练字出风骨是很占便宜的,会试因为时间充裕,考官会使人誊抄答卷,最大程度上保证取士的公平性,毕竟批卷的考官并非一人,防的便是有人被暗中收买以笔迹识人。但殿试不同,题是当场选的,还得让天子过目,能在金殿阅卷的都不是蠢人,自然也就避免了这个可能性。

  而且能做到殿试呈送到御前的试卷,已经证明了天赋才学,也就没必要誊抄了,所以这时候有一笔好风骨的书法,便是完完全全的锦上添花。

  一甲三名敲定人选,之后的二甲三甲便容易许多,一般都与会试的名次差不了多少,只有个别几个会前进,考得实在很烂才会被发配“三甲边疆”,如无特殊情况,殿试是不会黜落贡生的。

  待名单敲定,官家就开始宣布三甲人选,同现代喜欢吊人胃口的选秀节目不同,古代朝堂还是非常严肃的,人都是从第一名状元开始宣。

  “一甲状元,黎錞。”

  “一甲榜眼,颜查散。”

  “一甲探花,晏崇让。”

  这毕竟是金殿取士,虽然底下的贡生听到一甲宣布都很想直呼好家伙,但大家实在没敢在金殿喧哗,当然了,大家心里那锣鼓喧天简直比宫外等着状元游街的街道还要响。

  晏崇让得了探花之位,虽然心中小有失落,毕竟他觉得自己这次答得已经赛出水平了,可没想到自己不仅退步,还被第四名超了过去,心中郁闷的同时,有只能安慰自己是因为颜值突出才得的探花。

  一甲三名,是能得官家召见的。

  至于之后的贡生,则由第四名传胪代为唱名,怎么说呢,传胪是个倒霉催的,被挤出一甲就算了,还要高声唱名,要是个口音浓重的,唱得不标准估计还得被人埋怨,反正很多官员都觉得做传胪不如做第五名,反正除开一甲三名,其他二甲名次都差不多。

  晏崇让没在一甲听到周勤的名字,便想周兄恐是得了传胪之名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