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7章 内圣外王(大章)_秦时小说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们学道,也曾修习过房中术。

  只可惜,观师兄如今的修炼状态,在房中术一道上,似乎并没有把握精髓,把握住性命交修的核心精髓。自地支圆满以来,与白芊红、焰灵姬双修,多得自然妙处,无异样加身。

  “万法之道,殊途同归!”

  “妙哉!”

  那房中家务成再次一礼,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四周朗声而语,走下论战高台。

  “妙哉!”

  “万法之道,殊途同归!”

  随其后,四周百家诸人再次异口同声,声音震荡整个论战堂,从名家顿弱以来,道家天宗玄清子屡屡胜过百家之问。

  尽管其中多为提问,并无真正的辩驳之处,但数百年来,道家的理念诸人尽知,纵然辩驳,也超脱不了道家祖师老子的微言大义。

  数百年前,连儒家孔丘都曾问道,他们不过小小的百家,何敢刁难。更甚者,论战高台上的那位少年道者,不仅仅是道家天宗玄清子,更是如今霸绝诸夏秦国之道武真君。

  于情于理,与人方便,与己方便!

  未几,又有一小家传承之人近前,这等稷下学宫盛事,不仅仅是争鸣论战之人的盛事,也是他们这些小家的机会。

  如果道理新颖,得到在场诸人的认同,说不准便会有扩大传承的机会,虽然,这种机会很小,但小家之路,本就坎坷,有机会、有希望,总比什么都没有强。

  一个个小家之言探寻,周清一一回应。

  端坐于高台上,俯览高台下的诸多百家同道,舌论百家之人,不自觉,周清似乎感受到诸子百家对于传承亘古的极大希冀。

  三百多次争鸣论战,能够在其中力压群雄的终究是少之又少,非有真正包罗万象之道理,穷尽万物之玄妙不能够做到。

  一家家从眼前而过,虚空之上的骄阳流转,时间过的很快,刚入论战堂仅仅巳时初入,如今,已然午时而显,当然,未曾论战的百家越来越少了。

  “在下儒家公都子,敢问玄清子阁下,数百年来,春秋之世渐行渐远,战国乱世而起,缘何儒家之学未能得列国之王所用?”

  终于,伴随着又一道身影踏上论战高台,整个厅堂之内悄然间归于寂静,遍观四周诸子百家,唯一还没有上场的大家,也就只有儒家了。

  儒家之学,数百年来,扎根齐鲁,每一代都有先贤出,孔丘离去,麾下弟子虽将儒家八分,但八分之后的儒家势力更大。

  待到孟轲一统儒家上下的时候,整个儒家在齐鲁的大势铸就,更有数十年来荀况在齐鲁之地的影响,儒家与小圣贤庄的名气震荡诸夏。

  目光所至,此次儒家上台争鸣论战的不仅仅是儒家弟子,更是儒家当代掌门公都子,师承孟轲,可为名宿,亲自论战,无形之中,以展道家天宗玄清子之名。

  一语出,引得论战堂内百家更为瞩目,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