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1章 公孙氏(第二更)_秦时小说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然是巴蜀都江堰与如今的关中郑国渠周围。

  但土地有限,兵士赐封多矣,金钱多矣,它日秦国匡天下,绝对有数十万的兵士立功,到时候以秦国现有的土地不可能为之。

  “武真君所言之事,长史李斯也有文书所语,以其所算,五年内需要补给的钱财最低也是百万金,一天下征战六国,军功爵下,秦国现在的土地自然不够,但山东六国多矣!”

  “将那些将士的土地赐封在山东六国,武真君以为如何?”

  闻周清之语,秦王政面色略有凝重,得益于近些时日的国政远望,对于五年之后,对于十年之后的事情,昌平君等人也有建议。

  毕竟,未雨绸缪总是没错的,不然,到时候可能会事情堆积一起,容易生乱,提及李斯所言,将兵士的土地封在山东六国。

  “秦国土地不够,自然要从山东六国寻找,但从商君变法以来,大王也应该知道,秦军将士最喜关内之地,关外的千里区域多为流入秦国的山东之民耕种。”

  “若然一天下,秦人不在是秦人,而是诸夏之人,韩魏燕赵等国人也非韩魏燕赵等国人,也是诸夏之人,若能够令将士明悟这一点,土地封在山东六国不难。”

  “而且最好将公室贵族、上卿大夫之土地赐封,再赐封当地的富者、奴隶,给予他们一定的权力,让他们亲近秦国。”

  “玄清还是那句话,只要能够在一天下过程中,亲近大秦的人越来越多,抵抗秦国的自然越来越少!朋友越来越多,敌人越来越少!”

  周清放下手中的文书,若是不能够在征服山东六国的时候,将属于山东六国的土地真正化为秦土,那么,就算占领之后,也是无用。

  现在说这些虽然比较早,但提前做好准备总是需要的,归根结底,到时候敌秦者一定着六国公室贵族之人,底层民众不用担心。

  “武真君所语,寡人一直很重视,前日便是令昌平君下王书,敦促秦国各大郡县,培养精通秦法的吏员,每一个县最少培养十名,钱财足够者,也可多多培养。”

  “五年之后,秦国各大郡县当可培养出千人以上的精干吏员,那时,秦国东出,他们将成为秦国统治六国的根基,再加上赐封山东六国的兵士,文武并进,大事可成也!”

  秦王政再次颔首,虽说这些时日王弟所言不多,但每一次言语都会令自己很有收获,若行之,对于秦国都有莫大的好处。

  所以,一直以来,自己都很喜欢和王弟闲谈,每一个不经意间,便会有不小的收获,现今,国政盘整完毕,文武之政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下去。

  从每日受到的文书可以看到,秦国每一天都在改变。

  “哈哈,武真君与寡人聚此,多谈文武要政,可惜也。”

  “赵高,前往华阳宫将扶苏带来,陪少保一同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