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77章 意外的提议_权色声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群前列,正笑盈盈地看着夏商,好像在跟夏商邀功。

  “国债”是个名词,不是这个时代该出现的名词。

  如果李子衿真的天赋异禀,想到了跟夏商相同的办法,那他应该地描述是跟百姓借钱。笔趣阁

  而不是“放国债”这个只出现在现代的词语。

  也就是说明,这个办法根本不是李子衿想到了的,而是户部尚书贾尚杰告诉他的。

  贾尚杰是李幽兰的义父,李幽兰是李子衿的发妻,两人关系很近,贾尚杰告诉李子衿不是没有可能。

  而且夏商记得自己最开始跟贾尚杰提出“放国债”的想法时,贾尚杰就说了,这是一个很大的动作,不是一般人敢在朝堂上提出来的。

  夏商的设想虽然好,但需要一个人顶住压力在朝堂上提出来。

  一开始夏商想的是贾尚杰自己出头,毕竟是他是户部尚书,户部出现的一切问题都跟他有关,所以即便有压力,提出设想的人也该是他。

  当初聊这件事的时候,两人商议可以暂缓在朝堂上推进此事,可以先暗地里执行操作,等户部尝到好处之后,再摆出足够的成绩让朝堂的人都没法反驳。

  所以夏商就把这件事给暂时搁置了。

  而且夏商身边还有其他事要处理,这些天一直跟倭国人纠缠,根本没搭理国府库的事情,早就把这事儿给忘了。

  但夏商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被急招入宫是因为放国债的事情,更没有想到提出放国债三个字的人居然是李子衿这小子。

  看到贾尚杰那似笑非笑地的表情的那一刻,夏商瞬间全明白了。

  贾尚杰不敢在朝堂上提这件事,于是把一切告诉了李子衿。

  李子衿是皇室,是最小的皇子,从小都受到太子的保护和宠爱,他又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所以李子衿敢在朝堂上提。

  而且李子衿一直在想用什么方式能得到满朝文武的注意,想要干出一些实事的诚王殿下需要这么一个重大的点子。

  所以这两个人不谋而合,由贾尚杰提出点子,李子衿上朝提议,贾尚杰从旁配合,最后再得到夏商的支持,然后顺理成章地推进放国债的新政策。

  这件事情上,大家各取所需,贾尚杰可以通过新政策给户部快速收敛一大笔资金,来缓解户部的经济压力。

  李子衿可以通过这件事获得大家的关注,不仅仅是满朝文武,还有整个大华所有人的注意。

  乍一想,一切都非常好,不仅达到了目的,还有更多意外的收获。

  但夏商明白,这件事根本不是他们设想中的那么简单。

  到了这一刻,夏商才明白今日的李向阳为何如此反常,气势汹汹地站在半高的位置上。

  这根本就跟倭国公主无关,而是他对李子衿的出现感到愤怒!

  “放国债”的政策本就是一个伤筋动骨的政策,牵涉很多,有大部分官员吃着老旧政策的红利,哪里会去管朝廷的财政问题?

  换了新政策,旧的平衡就会被打破,原本有利可图的人担心在新政策下自己的利益受损,自然会大力阻拦。

  甚至会记恨上提出新政的人。

  就算你是皇子,一样会有人为了钱财跟你拼得鱼死网破。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