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6章 不信东风唤不回!_大唐第一闲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萧珪背对众人站在窗边,静静的看着窗外的江景。

  磅礴而瑰丽的洛阳古城,宛在脚下。

  在座那些皇亲国戚的目光,如芒在背。

  薛嵩仍在研墨,萧珪不经意的轻轻叹息了一声。

  自己一点都不想攀龙附凤,更加不想做什么皇帝的乘龙快婿。

  这一切,都是何苦来哉?

  只有薛嵩听到了萧珪的这一声叹息,他研墨的手突然一停,眉头也皱了一皱,说道:“兄弟,咱们不陪他们玩了。咱们走吧!”

  萧珪扭头看着他。

  这一次,他叫的是“兄弟”,而不是先生。

  “墨已研好。”萧珪微然一笑,“多谢你了。”

  薛嵩微微一怔,便也不再多言,放好墨条,安安静静的回到了他的位置上去。

  萧珪伸手,拿起了笔,沾好了墨。

  咸宜公主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唐昌公主微微一惊,也只好跟着站了起来。

  薛锈坐着没动,但是表情愕然,不知道咸宜公主想要干什么。

  萧珪右手执笔,左手牵住右手的衣袖,抬头看向窗外,静静的沉思了片刻。

  咸宜公主离开座位,朝萧珪走去。

  唐昌公主连忙陪在了她身边,一同行来。

  萧珪收回了视线,低下头放下笔,写下了第一个字:“春”。

  咸宜公主已然走到了他的大书案之侧席,看到这个“春”字不由得面露惊喜之色,“兰亭集序?”

  萧珪淡然一笑,自己确实花费了很多时间用来临摹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刚刚写下的这个“春”字,应该和神龙本的《兰亭集序》差不了太多。

  唐昌公主也脱口赞道,“好字!”

  薛锈在那边坐着没动,说了一句:“公主莫要出声为好,以免打乱了萧先生的思绪。”

  两位公主都点了点头,便都退后了一两步,也不再说话了。

  其实萧珪根本就不会被她们打扰到什么,诗是现成的,来自于北宋诗人王令的作品。

  王令是一个孤贫才子,二十八岁就英年早逝。在他短短的有生之年里,他一直颠沛流离,连温饱都无法得到保障。刚刚成亲不久妻子也怀上了身孕,眼看将要过上好一点的日子,他却又因病辞世。

  艺术有时就是这样的刻薄。为赋新词强说愁而堆彻出来的那些诗句,往往华而不实,很难打动于人。只有在经历了一番生活的毒打之后,字里行间皆是带着发自肺腑的人生感悟,这样的艺术作品才会熠熠生辉!

  王令的这一首诗,给萧珪的印象极其深刻。

  初识此诗,他曾经被感动。

  多年以后再见此诗,自己已是诗中之人!

  此刻,他用《兰序集序》的行书笔意,在大唐洛阳的临江阁顶层之下,写下了这一首来自于北宋孤愤才子王令的,《春晚》。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写完,搁笔。

  萧珪走到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