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113章 炮火之后_钢铁苏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马拉申科投入了自己手中的军属炮兵力量后,再加上瓦洛沙麾下的全师炮火之力。

  同一时刻内向着日军炮兵阵地开火猛轰的自行火炮\火箭炮数量,就已经达到了将近300门这个能让日军大呼震撼的数字。

  按照日军早先的设想,即便俄国人的炮兵质量数量双双占优。

  但只要己方先手开炮成功起到压制效果,是足以赶在俄国人的报复炮火来袭之前撤出炮兵阵地转移的,毕竟俄国人也是行军状态转战斗状态、需要架炮部署炮兵阵地,顺带还能高效杀伤一波敌有生力量、损毁技术装备。

  想法是挺好的,逻辑也是讲得通的,实际操作起来也挺按部就班没出意外的。

  但对敌侦察与了解严重不足的日军漏算了一件事——领袖军的炮兵部署与展开时间,是远远超出他们的理解能力之上的。

  完全摒弃了牵引式炮兵的领袖军,全数换装了高机动性且具备随停随打能力的自行火炮\火箭炮,在炮火反应速度与打击时效性上远超日军预计时间数倍不止。

  其实德国人是领教并熟知这般恐怖实力的,日本人原本也是有机会从德国人这里获悉情况的。

  毕竟领袖军的前身领袖师时期,就已经是全数自行火炮到处跑着打,打那时候起就把各路德军打得满头包、狼狈的不行。

  怎奈日本人和德国人如今已经是“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你看不顺眼我、我瞅着你不爽,是互相瞧不上对方就差撕破脸皮。

  事已至此再无别的办法,炮兵阵地那边已经下令紧急疏散,能抢救多少是多少。

  现在炮火打击效果明显不佳、不及预期,看看俄国人这被激怒的炮火反击就能知道。

  但眼下还有另一个问题。

  极其擅长口舌之能、处理人际关系游刃有余的施道芬尔,确信能轻松拿下那早已被自己布局好了不错的私交关系,对自己个人还颇有些崇敬之情的青木联队长。

  如果是站在“吃一堑长一智”的角度来看,冈田毅武这顿打好歹也算没白挨,最起码“知道疼了、下次不敢了”就还算有收获。

  只能说错不怪他,毕竟诸兵种合成军已经远远超越了其现阶段的理解能力上限,理解都理解不了再去谈什么正确认知也是异想天开。

  领袖军不止是炮兵装备水平和作战实力,以代差的形式领先日军。

  旧式军队与隔了至少1.5代的新式军队交手,便是如此这般的战场实况。

  从整个诸兵种协同作战体系,到敌后快速迂回穿插侦察能力,与实时反馈、指挥协调能力等等各方面,全部是吊打式的全方位碾压。

  万一遇上麻烦,日本人逐层报上来传到联队长这一级时,自己也能及时截获处理并解决问题。

  深感日本人蠢到无可救药的施道芬尔,是巴不得日本人赶紧送死、越快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