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908章 什么叫好装备?_钢铁苏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为移除了原本炮塔的缘故,机构重量上被减轻了不少,至少相当一部分底盘穹甲和方向机之类的重量不用再考虑了。”

  “所以虽然新设的战斗室装甲敷设面积,相比原来的炮塔有所增加,毕竟要容纳那门尺寸更大的203毫米巨炮。但是一减一增之间最终的总重量差距却并不大,261工程车的综合防御力依然与原版IS7处在同一水准,可以被用作正面战场抵近强击。”

  “而且因为采用了新型夹层复合装甲,而非传统均质钢的缘故,全车装甲总吨位占比得以进一步下降。但依然保留了能够有效防御现有已知的,和下一阶段预估可能出现更强的敌动能穿甲,和化学破甲武器的能力。”

  “做完了以上这一切设计论证并实践应用后,最终建成的261工程车战斗全重只比量产型的IS7重型坦克稍高,仅71.8吨。”

  “因为是早期原型车的缘故,所以某些设计还并不是算完美。比如炮盾和战斗室构型我们打算再改改,几轮试车场跑下来之后发现一些冗余重量可以被继续降低。”

  “所以我们预估,如果261工程车最终能够被准许量产的话,我们有信心将它的战斗全重压低到70吨以下,同时保证其综合战力。”

  “您还满意吗?将军同志。”

  因为由马拉申科提出,并由科京团队设计成功的新型复合装甲构型,已经开始大范围采用的缘故。

  所以除了马拉申科和拉夫里年科、库尔巴洛夫手里那几辆早期型的IS7原型车,以及极初期型预生产批次的十来辆IS7,还没有采用新型复合装甲构型外。

  实际铺开生产线的一批次量产型IS7,已经全面采用了新构型的复合装甲。

  得以在确保了防护性能、尤其是大幅提升了抗化学能破甲武器防御的同时,还降低了不少的重量。

  所以除了那满打满算还不到20辆的早期IS7之外,余下所有的量产型IS7,战斗全重都已经来到了64吨,整整6吨的装甲减重不得不说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毕竟你一辆坦克的战斗全重,那也不全是装甲重量不是?结构重量和子系统重量也得考虑、而且还占比不小,装甲重量占比虽然很大但并不是全部,所以能一刀砍下来6吨真的已经相当牛逼了。

  同理,也是因为新型复合装甲构型的应用,像261工程这么个扛着203巨炮、身披重甲的全封闭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敢说自己能把量产型的战斗全重压到70吨以下,摒弃了死沉的传统均质钢装甲是个无论如何都绕不开的原因。

  这样的结果对于马拉申科而言如何?

  那你光看看现在老马同志,那嘴巴都快咧到耳朵根的表情就知道。

  一支重型合成化、拥有独立作战能力的野战集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