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71章 668【状元】_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己阅读几十份答卷,就是在表达对大臣的不信任。

  两百份卷子,实在太多。

  赵瀚基本是快速浏览,遇到合意的才仔细阅读,足足亲自翻阅了前面八十多份。

  他将几篇最好的,放在一起反复比较,最后御笔圈出前三名,高兴道:“就在这里拆名题榜吧。”

  这是制敕房的差事。

  制敕房官员除了熟悉政治,还得书法优秀,同时文笔过人,毕竟平时的圣旨就是他们在写。

  如今,制敕房的主官叫袁继咸,江西宜春人。他在大明最高做过山西提学使,傅青主就是其学生,又帮王调鼎护送崇祯子女南下。

  袁继咸将答卷上的糊名拆开,同时对大臣们宣布——

  状元:李开继,江西庐陵人。

  榜眼:张守约,广东南海人。

  探花:沈蔚,湖南益阳人。

  全是传统教育开蒙,又接受新式教育的南方士子,平均年龄仅有二十一岁。两个毕业于金陵大学,一个毕业于广州大学。

  殿试嘛,考的不是学问,考的是眼界和思维,考他们跟皇帝或者大臣的合拍度,并非单纯学习好就能点状元。

  阁部大臣们无言以对,同时又对此早有心理准备。

  紧接着,袁继咸拿起朱笔,将这三人的名字,写在裱好的黄榜上。

  写完黄榜,袁继咸又开始写传胪贴。

  尚宝女官捧来皇帝印玺,请赵瀚在黄榜上盖章,宋应星捧着黄榜前往奉天殿,交给早已等候在那里的陈茂生。袁继咸则将传胪贴,交给鸿胪寺卿张岱。

  当天上午,张贴皇榜。

  先公布三榜进士名单,朝鲜留学生崔文秀,站在榜下一直默念:“不要有我,不要有我!”

  已经被会试录取的士子,不会被殿试淘汰,当然不希望自己出现在三榜。

  河北士子李及秀,同样抱着这个念头,可惜终究还是失望了,他只考了三榜第七名。

  这个成绩,多半直接扔到地方,做那从九品的芝麻官,然后靠政绩和资历慢慢往上升。好在新朝的晋升途径不同,只要是进士出身,九品官也能一直往上爬,不像在大明时顶多能升到七品。

  接着贴出二榜。

  王遵训和孙承恩,历史上是顺治朝的两位状元。如今,一个二榜第一名,一个二榜第十九名。

  其中,王遵训的卷子,被阁部大臣判为第一,但又被赵瀚撸下去了。

  “一甲及第!”

  中枢文吏高喊着,拿出黄榜贴出来。

  “探花,沈公蔚,湖南益阳人,毕业于金陵大学!”

  沈蔚站在人群中,脸上的笑容有些憨厚。

  他只是普通农民出身,大同军收复湖南之前,他家里属于自耕农,连读村塾的束脩都拿不出,只能守在课堂外面旁听。

  接着编户分田,沈蔚也读了新式小学,一路公费升入金陵大学。

  而且,沈蔚在大学期间,就通过老师上疏朝廷,更改了湖南的一些施政方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