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8章 206【山中之民】_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底是怎样的情况?”

  邹维琏指着刘寰:“此事当问他。”

  刘寰笑着说:“在下不才,原籍广东,正是客家人。”

  陈茂生连忙说:“请刘先生不吝赐教。”

  刘寰讲述道:“客家人南迁,始自晋代。而这南赣的客家人,许多是宋末由闽粤迁来。大明立国之后,南赣客家人,又大量回迁至闽粤。”

  “为何他们近百年又迁回来了?”陈茂生问道。

  刘寰解释说:“嘉靖年间,倭寇袭扰,大量沿海百姓迁至内陆,导致粤东、闽西人多地少。恰好,南赣由于战乱,人口大量离散。粤东、闽西之客家人,便成群结队迁居至南赣。”

  那个魏家驹,还有一个情况没说明白。

  王阳明等大臣剿匪之后,特别是外省客兵肆虐,南赣许多乡村都空了,地主纷纷逃去县城定居。

  客家人整村整村搬来,一部分做佃户致富,并且反客为主,形成如今的豪佃。经过上百年的发展,许多豪佃已经转变为大地主,因此客家人之间也有地主、佃户矛盾。

  嘉靖中后期迁来的客家人,一部分做了佃户,更多则是去开荒垦殖,成为小地主和自耕农。

  这个时候的土客矛盾,其实还不算特别激烈,因为直到乾隆年间,闽粤客家人一直在回迁南赣。

  至于清朝早期,为啥大量客家人迁赣,当然是打仗造成的。

  南赣土著和客家人,地主和佃户,抛下矛盾一致抗清。就拿上犹县来说,抗清运动持续到康熙年间,此地百姓几乎被杀绝了!

  根据《上犹县志》记载:“自康熙十三年至今(乾隆),人绝烟断,空余四壁,孤城一片荒山。”

  因此,在清朝中晚期之后,越来越多客家人迁入,那时才达到土客矛盾的巅峰。

  而明末的南赣客家人,很多都还在勤劳致富,向着大山更深处开垦荒地。

  并且造成一系列环境问题,他们砍伐山林、凿石挖矿,带来严重的水土流失。

  刘寰提醒道:“赣南山多地少,一味开垦山地,粮食种不出来多少,反而下雨之后动辄山崩。尔等治理南赣,当令山民多多种植烟草、油茶、油桐、漆树等作物。”

  “受教了。”陈茂生拱手说。

  明末江西,客家人野蛮发展,到处开荒种粮食,让官府一直非常头疼。

  但官府的禁令,客家人根本不遵守。直到后来灾害频发,他们才自己重视起来,从而在南赣形成油茶、油桐、烟草经济区,用人工林代理了自然山林。

  邹维琏不愿为赵瀚效力,但也无法在大明做官,干脆跑到吉安府教书去了。

  而大明赣州知府刘寰,却改名为刘宇留下,被陈茂生特聘为幕僚。

  刘寰作为大明官员,啥都干不了,政策也无法推行,只能整天念经研究佛学。

  被陈茂生礼聘之后,简直焕发第二春,当月就献策十多条。

  此君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