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八零章 先发制人(四)_1635汉风再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典故的,更是周边藩属国与大明建立宗藩关系的首要条件之一。

  在1428年(大明宣德三年),越人黎利经过一番艰苦卓绝的“独立”战争,迫使大明退出了安南境内,又将陈朝傀儡帝王陈暠给弄死了,然后正式即位称帝,改年号顺天,建号大越,定都东京(今河内)(为区别黎桓于公元980年建立的“黎朝“,黎利的王朝被史学界称为“后黎朝“)。

  黎氏建国后,第一要务自然是赶紧和北边的大明帝国重新确立宗藩关系。不过黎利到底是驳过大明宣德皇帝面子的仇人,年轻的宣德皇帝自然不会让他顺顺当当地如愿以偿。

  于是,明廷反复强调立陈氏后裔为王,并且交还战争中遗散(或被越方故意扣押)的大明军民。黎利只得三番五次遣使入明辩解“陈氏子孙无见存,及所获明人官吏军人并军器,并已送还。无有拘留监藏者。“

  宣德帝也知道这是骗鬼的套话,“此辞未可虚信,更当索之。“

  老黎同志怕迟迟得不到明廷册封,名不正言不顺,国内人心不服,日久生变。只得咬牙跺脚,一拍大腿,于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再次遣使入京称,陈家后人是真没有了,您要的滞留在越南的大明人嘛。我们又仔细地盘查下来“除已死伤外,止存军官二百八十人,民官有吏一百五十七人,旗军一万五千一百七十人,马一千二百匹。我们包吃包住、好吃好喝、提供车船、敲锣打鼓、礼送回国。”

  这基础上,还献上一堆安南土特产,甚至镀金人两尊(疑似棱关之役战死的柳升、梁铭的死亡抚恤金)。老黎还恭顺地表示:“…播扬皇威,以固封守,永为藩臣,常奉职贡。“

  宣德帝见黎利为了受封也是下了血本,尽管有些心不甘情不愿的,但是事已至此,也该是下台阶的时候了。终于在宣德六年(1431年)冬十一月初一,明使入安南赐黎利“权属安南国“印。

  正式国王头衔没给,弄成“代理“的了。

  黎利一生,始终顶着安南代理国王的头衔,到死也没能“转正“,这就是没把主子伺候好的下场。不过他也不是个案,朝鲜李氏王朝的开创者李成桂在五十年前也是挂着明廷授予的“权知朝鲜国事“的牌子,直到咽气也没能带上王冠。

  不过代理就代理吧,好歹是取得了明廷对老黎统治安南的认可,干的也是“正式工”的职事。双方订立黎氏三年一贡之例,每一任国王(还是代理的)继位必须得到大明的册封,以后,大明也不再干涉安南内政,恢复了双边正常的宗藩关系。

  贺云锋的意思,就是将这个被安南权臣郑梉废黜的国王,弄到南平,然后再从永初帝那里讨一份圣旨,斥责现在的安南国王悖逆擅立。虽然没什么实际作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