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五三章 公主南行记(三)_1635汉风再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海边,跳跃着,欢呼着。令朱媺娖大为惊讶的是,其中竟然有不少身着大明官服的官员和鸳鸯战袄的明军士卒混杂在人群里。

  因为此处尚未修建码头栈台,大船无法靠岸,所有的移民通过一艘艘小船接驳到岸上,每个人在下船时,均有水手和军官严厉告诫,任何人不得私自走出营地,更不允许饮用不洁水源,配发的面纱头罩和衣物务必遮盖身体,以防蚊虫叮咬。

  “此间可是我大明辖下疆土?”待被安置于此处营地中条件最好的房屋后,朱媺娖好奇地问身边一个女官。

  “回公主殿下,适才询问了主持此地事务的张巡检,他说,此岛乃当年宣德皇帝下旨赐字“万生屿,安不纳”,故而,理应为我大明之土。”那名女官恭敬地答道。

  “我大明万里之遥的海上,竟然还有此疆土仍属大明?”朱媺娖惊讶不止。

  “回公主殿下,那张巡检说,在永乐年间,郑和大人率万舟下西洋之时,就曾数次在该岛停驻休整,并进行必要的食水补给。此岛在年初之时,齐国便代大明将其纳入管辖,置大明官员,驻大明官军,领大明敕封,理应为大明之疆土。”

  “齐国代我大明将该岛纳入辖下?”朱媺娖闻言,微微愕然。

  齐国一行移民船只停靠的岛屿,即为后世印尼的大纳土纳岛。在汉朝以前,古人称这里为““涨海“,称“纳土纳群岛“为“涨海崎头“,称“纳土纳岛“为“极大崎头“。而到了宋元时期,中国渔民一般将该岛称之为蜈蜞屿。

  郑和七下西洋,极大崎头(即大纳土纳岛)由于其重要的交通位置,被郑和船队作为海上第一驿站。而到了在1433年,明宣宗(宣德皇帝)朱瞻基下旨赐字“万生屿,安不纳“,从此,该岛便有了正式的名字。另外,自宋以来,安南中部的交趾洋以及婆罗洲西北的纳土纳群岛已被作为中国与外国的海域分界,凡从外国来的船只,过了纳土纳群岛或交趾洋,即进入中国疆域。

  在去年(1646年)年初时,齐国曾向荷兰东印度公司提出请求,在爪哇岛或者苏门答腊岛东部地区,寻求建立一处移民中转点,并提议与东印度公司合作建设,共同开发。齐国承诺不会将该中转点军事化,甚至还可以接受东印度公司派员监管。

  但东印度公司考虑许久,还是一口拒绝了齐国的建议,并发出警告,勿要违反双方签订的和平协议,染指东印度公司潜在的势力范围。

  齐国此时还不想与东印度公司翻脸,再形成一次新的对峙,准备就要放弃这个打算的时候,已经致仕居家毕懋康却提出了一个变通的方法,昔日安不纳岛曾在名义上为大明疆土。由此,齐国不妨借用大明的名义,占据此岛,作为移民中转点。

  齐天当时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