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七章 东部大开发(四)_1635汉风再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食,以及帝汶岛和威远岛几个海外领地的粮食输送,恐怕建业府数万人会再次体验到大明的饥荒岁月。

  因而,齐国政府为了粮食保障,对于帝汶岛和威远岛这两处产粮地区,势必要牢牢地掌控在手里。而且,未来这两个地方也被政府规划为汉洲本土的农产品主要输出地和原料供应地,全力发展农业和林业生产,保障本土的米袋子和木材需求。

  1月21日,齐远山一行终于抵达大兴堡(今澳洲布里斯班市),一座建立在河口附近的沿海据点,这里虽然仍旧属亚热带地区,但由于受大陆型气候的影响,夏季天气比较干燥、凉爽,冬天温和、湿润。降水大部集中在12月至翌年3月,雨后常引起河流泛滥。

  齐远山刚刚踏上大兴堡的码头时,就看到河口附近,滚滚的河水卷着枯树和枝叶,涌入大海,在入海口处,有一道混黄和蔚蓝的分界线。

  “在冬季的时候,降雨还是比较少的,河水也没这般泛滥。”大兴堡副指挥汤启民见齐远山一直盯着混黄的河水,便在一旁说道:“去年的时候,主要是在搞营地建设,一时间也腾不出手去修河堤。不过,我们的营地位置较高,尚不至于淹了过来。”

  “以后人口多了起来,俺们必须要将靠近营地的北岸河堤先修建起来。”齐远山说道:“否则,若是遇到一个特大暴雨时节,俺们整个大兴堡就没法住人了。”

  “今年我们大兴堡可以分配多少人过来?”汤启民问道。

  谷挂/span“五百人。”

  “啊,这么多人!”汤启民惊喜地说道:“那我们这里的人口岂不是一下子就突破八百人了。如此一来,许多事情也就好办多了。”

  “是呀,只要有了人,什么事情都好办多了。”齐远山点点头说道:“今年俺们大兴地区数个定居点,一共会分过来两千人,加上前期拓殖的移民,差不多有近三千人了。此地河流纵横,土质看着也比北部较为肥沃,所以今年内,俺们必须要努力做到粮食自给率达到三成。”

  “粮食自给率达到三成,应该不难完成。”汤启民自信地说道:“我们大兴堡自去年二月设立以来,一共开垦了五千多亩耕地。春季的时候,种植了不少玉米、高粱和土豆。另外,我们根据部分来自淮南的移民建议,还试种了两百多亩小麦,瞧着长势还不错。”

  “最适合种植小麦的地方应该不在俺们这里。”齐远山摇摇头,苦笑着说道:“小麦种植区的最佳地方还在南边和西边,准确的说,是在汉洲东南内陆和西南地区。估计我们齐国要扩展到那里,还需要几年。小麦?呵,在俺们齐国,还真是稀罕东西。”

  虽然汉洲本土已经拓殖的许多地方都拿出了不少耕地试种小麦,但土壤、气候、环境等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