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五八章 不差钱的北明_1635汉风再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万银元,几同于我大明两年财政!”

  “乖乖!这铁路耗费如此之大?三百万银元,足够给俺们海军新添十几艘专业炮舰了。”

  “……”那名户部郎中深深地看了一眼对方,微微撇了撇嘴,这些武夫,脑子里整天想着扩充武备,增加战力,丝毫不去考虑我大明朝廷的赋税能否支撑这般强大的军队规模。

  目前,大陆上的秦国几乎所有的精力全被西北和北方的鞑虏所牵扯,根本无意与我大明争夺朝鲜和东北之地。在这种情势下,完全没有必要再维持一支庞大的海军和陆军,将节省下来的赋税收入投入到民生建设上面,施惠于民,如此才可赢得国中数十万子民的拥戴,夯实基础。同时,国内建设搞好了,民生发展了,还能吸引众多朝鲜、日本,以及大陆百姓的争相投附,将会更一步增强我大明实力,形成那个所谓“良性发展”。

  再者说了,数年前,我大明与大齐可是签署了《安全互助条约》,我大明属地若是遭到外敌入侵,齐国可是有出兵保护我们安全的义务。

  既然如此,我大明真的有必要保有庞大的武力吗?

  那必须要裁撤多余的军力!

  在近几年,随着新军战力的提升和规模的逐步扩大,已经成为北明最为主要的作战力量,大都督府和兵部随即将原有的旧式军队裁撤一空,除了小部分转化为地方治安警察,大部分被打散后迁移至苦叶岛或者明州总督区(割占的日本北部地区),每人授地五十亩(含部分林地、山地),为朝廷屯垦戍边,开拓边疆。

  其实,以北明区区八十余万人口,赋税收入折合达一百六十多万银元,已属逆天的存在。不论是从人均赋税贡献来看,还是从收税效率上比较,都完爆周边的日、朝、秦等国。

  北明早在二十多年前,永王主政期间,就在齐国民政顾问的指导下,完全摒弃了原有的赋税征收原则,即“人头税”,有多少人,就种多少地,然后收多少税,简单、粗暴、效率高。

  北明政府是按照百姓田地亩均摊税赋,并将丁银摊入田赋征收,其派丁多者,必其田多者,其派丁少者,亦必有田者,彻底废除了以前的“人头税”。

  若是我大清后世某个皇帝看到北明这种赋税政策,一定会为之击掌高呼一声,“这政策我熟呀,不就是摊丁入亩嘛!”

  在几乎全为移民为主的北明属地,自然是不存在什么高门大族,更没有拥有阡陌纵横数万亩土地的豪绅地主。在建基立业之初,所有的移民也全都是按照拥有的田亩数量和财产规模,缴纳一定的赋税,并提供相应的丁役。

  另外,云州、苦叶岛、江东等地,无不是地广人稀所在,使得北明政权发展三十余年,根本不存在任何人地矛盾。现在唯一能限制北明国力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