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四零章 齐国的日常生活(续二)_1635汉风再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由鲸鱼油或者煤气燃烧器点燃的路灯也在街区散布着一股恶臭的新鲜气味……,这些都没有让他感受到任何不适。

  在他眼里,这座生活和学习了两年的城市,虽然人口数量远远比不上南京,空气的新鲜度更是无法与南京相比,甚至相较于文风浓郁的金陵城,大兴城简直就是一片文化荒漠。

  但是,大兴城却是一座活力十足、动感极强的新兴城市,这里每一天似乎都在发生着肉眼可见的变化,一栋栋新的办公大楼拔地而起,一幢幢大型的厂房快速地搭建起构架,一个又一个高耸的烟囱相继竖立起来,一列列呼啸着的火车,将无数的原材料运到这座城市,然后又将海量的工业制成品带到四面八方,或者装运上船运往遥远的海外。

  这里的每个人都充满了希望和激情,官府的公人们在忠实的履行管理职责,工厂和商社的东家们在精细地盘算业务的可持续性,工人们在为自己的前途和家人的幸福而努力的工作,各级学堂中的学生们则在如饥似渴地汲取宝贵的知识和专业技能……,各个阶层,不同职业,不分老幼,仿佛每个人都在朝着自己的目标而不断奔赴前进。

  置身于这个社会,柏广永似乎也被赋予了无穷的动力,忍不住跟着齐国人的节奏,向前奋力的奔跑着。

  “快看,大兴女校到了!”在公共马车经过一座花园式学堂时,随行的同伴低声呼道。

  柏广永从深沉的思绪中醒了过来,寻声朝马车右侧望去。

  一群花样少女,穿着类似前明时期传统女子的上袄下裙服饰,正在公共马车站台侯车。色彩鲜亮的棉布衣衫,摇曳生姿的马面裙,青春洋溢的面孔,不仅使得柏广永等年轻人目光灼灼地盯着看,马车上的其他乘客,也是半响挪不动眼睛。

  在齐国境内,从小学堂到初级中学堂,是不分男女,一概实施混合教育。待升至高级中学堂和大学堂,则会男女分开就读。

  国内的女子大学堂的数量和招生规模要远远小于男子就读的大学堂,设置的专业类别也多为师范教育、医学护理、行政辅助、财务助理,缝纫、以及语言翻译等,大部分学制为两到三年。她们在毕业后,一般会进入教育、政府、医疗,商社等机构,从事略微有别于男子的工作。

  相较于这个时期,大陆上的秦国女子普遍在社会中处于极为低下的地位,齐国女子的地位却稍稍有所提升,并且还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盖因,齐国自建立之初,人口便一直都是硬伤,劳动力极为短缺,这就使得齐国的政府和社会不可能将女子“雪藏”于家中,给予了她们较大的开放度,在许多特定的行业中都占有了一席之地。

  当然,目前能就读于女子大学堂的女子,绝大部分都出身于富贵家庭。他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