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二章 开拓总局(二)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人口的增多,那么多适龄儿童的教育问题便也渐渐提上了议事日程。在最初的时候,当时铁岭镇才开发没多久,西北铁路也没修通到这里,当时这里为数不多的小孩的教育全靠本地政府自己想办法——东岸共和国由于常年军费支出浩大(占财政总支出的六成),导致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因此沿海地区自己的师资力量还嫌不足呢,根本无余力支援内陆。铁岭即便是执委会重点关照的第二个重工业基地。但也抢不到什么教员。nbsp;nbsp;nbsp;nbsp;没奈何之下,铁岭镇政府只能从各部门、企业中挑选文化水平较高的人——一般是初中毕业生、兵团堡学兵等——充当临时教员,教授学生知识。至于课本嘛。铁岭方面的人一致认为不可照搬沿海地区的课本,因为内陆地区和沿海地区各方面都相差很大,再沿用老课本已很不适宜。因此,铁岭方面请求教育部专门为他们编写了一份更为粗浅的教材,以便能够适应本地的实际情况,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nbsp;nbsp;nbsp;nbsp;比如铁岭镇目前唯一的一所小学——铁岭小学。就使用半路出家的教员,以及较为粗浅简单的教材。教授本地职工子弟知识。而为了激励这些半路出家的教员们提高业务水平,铁岭方面也制定了许多激励措施,比如他们规定:包括铁岭小学在内的各学校教员们,统一享受比相应级别文官高一等的待遇;而且,各学校的教员与相应部门的文官之间,根据最新政策,可以互相调转。这些政策无疑都极大地激励了教员们的积极性,使得他们将大量业余时间花费在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之上,教学质量确实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nbsp;nbsp;nbsp;nbsp;小学教育对如今的东岸共和国来说无疑是最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培养大量的识字者,比起初中、高中教育来说犹为重要。要知道,现在整个东岸才只有六所初中,分别位于东方县、平安县、镇海县、青岛县、梅林县和罗洽县,招生数量也有限;高中更是只有一所,即自然科学研究院附属高等中学。nbsp;nbsp;nbsp;nbsp;覆盖面如此狭窄的中学教育,以及不甚便利的交通、自然条件,使得国家规定的七年义务教育成了一句空话。从实际操作角度说来,在教育经费被军费大量挤占的现实之下,能够最大程度地在全国范围内,完成大部分适龄儿童(至少70%)的小学教育就已经相当不错了,别的纯属多想,根本不现实。nbsp;nbsp;nbsp;nbsp;小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按照教育部某些人士的话来说便是:“……教会认字、写简单的应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