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七章 西线无战事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选特制,数十年来坚持选派专业人员(有时甚至亲自巡视)把好质量关,童叟无欺,而这也是该店生意持续兴隆的秘诀所在。

  赞帕里尼腰间别着41年式钢制刺刀,身上还穿着一件洗得褪了色的军装,此时他正拿着一罐茶叶仔细看着。茶叶是奉化所产的曲毫,售价四角五分钱一斤,这一大罐便是一斤。赞帕里尼虽然不是很会品茶,但他作为东岸陆军的资深士官,回国后可能就会晋升少尉的“体面人”,觉得自己也该做一些体面的事情了,比如饮茶。

  如今国中的体面人——或者说中产阶级——哪个不是嗜茶如命?你甭管是真喜欢还是假喜欢,反正有点闲钱的主对此都是趋之若鹜。赞帕里尼觉得回乡后也有资格让人唤一声“先生”了——兜里的一千三百余元西北垦殖银行存单就是他的底气——因此他需要购买一些体面人里非常流行的茶叶带回去,更何况这些茶叶的价格低廉得让人吃惊。

  “每种茶叶都给我来五……不,十罐!对,这种、这种,还有这种,都来十罐!”赞帕里尼站在南货房内,指着柜台上的茶叶说道。

  充当店员的孙家后人孙诚仁见此微微吃了一惊,心想这些丘八们还真是有钱,这四种茶叶总计四十罐加起来也要十三四块银元了,居然眼都不眨就买了。不过他也就是微微吃了一惊而已,盖因这两天前来他店里购物的丘八实在是太多了,很多都一掷数十元,比那些普通百姓装束的人购买力强多了。

  “这黄衣军莫不是在山东刮地三尺,一个连把总都不是的丘八也有恁多银钱?”孙诚仁一边暗自腹诽着,一边将这些茶叶一一取出放在一边,然后示意赞帕里尼去钱柜交钱。

  “这东岸人所制银饼子倒甚是精美。”孙诚仁的堂弟、同样在南货房里收获的孙诚义站在一旁,从兜里摸出了一个面额五角的银币,用赞叹的口气说道:“成色好、分量足,每块价值几何一目了然,于商事大有便利。”

  孙诚仁看了一眼他的堂弟,点了点头,心里却在想着这东岸黄衣军可千万不要败了,不然他们这生意也不好再做下去了,毕竟他们和东岸的达官贵人们牵扯太深,已经很难脱身了。听说此时清军主力已经兵进青州府,东岸人重兵驻守的胶州堡(挺身队第四大队二千人,此外还有部分炮兵及二千名军夫)外也出现了鞑子零骑,形势万分危急,不知道后面会怎么样,希望鞑子能知难而退吧。从青州通往登莱的道路已经被毁得不像样,乡间也没什么民人,更没有任何补给,若是一下子涌个十几二十万人马过来,这人吃马嚼的不得把他们拖死啊。

  再者,孙诚仁也是读过那么一两本兵书的,知道鞑子大军若是兵进登州,补给线必将长得难以忍受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