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三十七章 剧变 五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算很多,只能说堪堪够用罢了。

  之所以这么“抠门”,主要还是康熙考虑到蒙古地界上形势有些紧张,可能要爆发大战,因此并不打算将太多的兵力调到西北边陲。他最担心的,还是蒙古世界有变,被噶尔丹这头饿狼给撕咬下一大块肉,那样他这个蒙古世界大汗的脸面将存于何处呢因此,他决心将最精锐的部队攥在手里,等待局势最危险的时候再投入战斗,尤其是那些西北地区急需的精锐骑兵部队,更是不能轻动,而是集中在燕山前后,随时准备投入蒙古战场。

  康熙深信,目前喀尔喀蒙古局势不太稳定,噶尔丹这个嗅觉灵敏的家伙一定不会放过这个天赐良机,一定会想办法进军外蒙的,而这正是他极为紧张之事。喀尔喀蒙古的土谢图汗、札萨克汗和车臣汗虽然与清廷关系密切,每年朝贡请安之事也从未出过差错,但他们漠北蒙古这一支在遇到漠西蒙古的噶尔丹时会怎么想,康熙并不是很确定。

  蒙古人就是蒙古人,他们有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博格德汗毕竟是外人,当年虽然投靠了博格德汗,但那是打不过,林丹汗被撵得像条狗一样,他们有什么办法康熙怀疑,一旦“我大清”在蒙古王公贵人们眼里显露出颓势,那么他们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抛弃自己,投靠蒙古世界的强者噶尔丹,这是毫无疑问的事情。

  因此,对于噶尔丹在蒙古世界的每一次挑衅,康熙都必须怼回去一定要以硬碰硬,千万不能显露出任何一点软弱的态势,否则蒙古大汗的位置怕是不保那样的话,他的满蒙二元制帝国的根基也就被彻底瓦解了,今后何以统驭数以千万计的汉人难不成吸收汉人进入统治阶层掌握实权那样这个国家还算是满人的国家么所以控制蒙古诸部以维持帝国二元制的根基,是历代清帝都十分明了的第一要务,所以他们才会对漠西蒙古准噶尔部的崛起感到如此紧张甚至慌张,他们是真的承受不起失去蒙古的代价啊

  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藏区的雪山大和尚与噶尔丹的关系也很密切,几乎就是穿一条裤子的。这种亲密的关系早在前些年灭亡蒙兀儿人建立的叶尔羌汗国时就显现出来了,并像一条毒蛇般随时噬咬着康熙的心灵,使他大为嫉妒:朕掩有大半个中国,富甲天下,难道还不如一个草原蛮子更为重视,这成何体统康熙现在担心,以藏传佛教在蒙古世界巨大的影响力,喀尔喀蒙古内部随时可能会有人被喇嘛们说服,进而投靠噶尔丹,这谁也没法保证

  再退一万步讲,即便漠北蒙古三部都忠心十足,可他们的实力是有限的,对上装备精良、战法先进且作战经验极为丰富的漠西蒙古联军,一旦遭遇惨败的话可能性很大,内部多半就会人心浮动。真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