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十九章 新发展、新机会 五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莱地区的交通事业。

  其他所有的事业,包括宣传报道、金融保险、机械加工、住宿酒店、商业贸易等,全都是围绕铁路来做文章,即以铁路为核心事业,其他业务以此为基础来赚钱的路数。甚至就连太平洋造船厂(一间规模中等的造船企业,据说即将迁往造船资源相对丰富的柳城港)都是用来给运输铁路器材和人员的船只提供维修的,也没有游离于这个整体之外。

  已经自动升任南铁集团总裁的徐向东,刚刚才把秘书递过来的移交两洋铁路的文件签上了大名。至此,这条经营了快四十年的铁路终于离开了南铁,成了中央铁路公司旗下又一重要资产,也是盈利能力最强的铁路之一。

  两洋铁路员工的去留原则上看他们个人意愿,但在实际操作中,南铁集团还是想尽一切办法挽留了部分核心人员,他们中大概三分之一进入南铁机械厂这么一家铁路机械加工、制造企业,算是留在本地;三分之一被远东方面高薪雇佣,前往当地出长差个几年时间,顺便帮当地培养一批专业人才;至于剩下的三分之一嘛,他们大部分前往了新华夏岛,新华夏铁路公司(南铁原本在里面占有股份,现已大部出售,只保留了不到5)重金将其聘下,作为日后经营、维护大庆铁路、塔东铁路的专业人才队伍。

  南铁公司这么一家曾在东岸铁路事业上叱咤风云多年的大型企业,就这样慢慢淡出了国内的相关行业,只在偏远的南锥还保留着一家相关的铁路制造企业,算是自己曾经把持两洋铁路四十年的证明。今后,这家公司的重心将转移到远东四藩,依托那里数百万人口和无数的财富,重新开始创业,最终将自己打造成一家强大的交通运输集团。

  这里我们着重提及一下位于兴南县城郊的南铁机械加工厂。这家企业一开始成立的时候,纯粹是为了维修列车,其人员、工具的配备也证明了这一点,基本上是没有制造包括车厢和机车在内的能力的,那是位于梅林县的南方车辆厂的专利(直到现在还是)。后来,随着南锥两洋铁路的发展及业务的日渐繁忙,南铁机械厂逐渐开始承担起了制造部分列车零部件和铁路器材的重任。为此,他们取得了国家铁道总局颁发的许可证书,然后通过母公司贷款采购了一大批的机床,同时也招募了许多熟练工人,将这个架子慢慢搭了起来。

  到了现在,南铁机械厂已经是一家拥有七百余名技术人员及学徒工的大型机械制造企业,拥有加工接近一半铁路器材及列车零部件的能力,且质量还算不错,广泛应用于两洋铁路使用的“拉普拉塔之星”列车,甚至因为产能过剩的缘故,前两年还大量出口至远东的胶烟铁路,以及在新华夏岛铁路市场与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